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戚竖(戚豎)
外戚小子。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广 结髮以从政,不愧赏於万邑,屈雄志於戚竖,竟尺土之莫及。”按,此戚竖指 汉 卫青 。谓 李广 受 青 排挤,雄志不申。
《漢語大詞典》:驵竖(駔豎)
牙侩的鄙称。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右词数闋,当时踢毬唱赚之法,藉有概略,犹有《风》《雅》之遗意焉。犹贤乎己,是之取尔。詎谓今日等於牧奴駔竖所为哉?”
分類:牙侩鄙称
《漢語大詞典》:家竖(家豎)
私家的僮仆。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駙马率领家竖,折衝 张义童 等,鬭于门中。”
分類:私家僮仆
《漢語大詞典》:晋竖(晉豎)
《左传。成公十年》:“ 晋侯 梦大厉……公疾病,求医于 秦 。 秦伯 使医 缓 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以“晋竖”称病魔。 唐 张说 《拨川郡王碑》:“积战多疮,累劳生疹,恩命尚药,驰往诊之,晋竖以深, 秦 医无及。” 前蜀 韦庄 《卧重疾有题》诗:“胸中疑晋竖,耳下鬭 殷 牛。”参见“ 二竖 ”。
分類:称病
《國語辭典》:二竖(二豎)  拼音:èr shù
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指病魔、疾病。宋。苏轼〈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诗:「三彭恣啖齧,二竖肯逋播。」宋。陆游 嘉定己已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诗一二首之二:「今年病老遂难禁,二竖奔逃岂易寻。」
《漢語大詞典》:匹竖(匹豎)
童仆。《后汉书·左雄传》:“今之墨綬,犹古之诸侯,拜爵王庭,舆服有庸,而齐於匹竖,叛命避负,非所以崇宪明理,惠育元元也。”
分類:童仆
《漢語大詞典》:竖人(豎人)
童仆。 清 侯方域 《竖人臧说》:“竖人 臧 者,吾兄授以乳羊七, 臧 受而牧之二年矣,羊未之增也。”
分類:童仆
《國語辭典》:竖褐(豎褐)  拼音:shù hé
粗麻制的短衣。为仆人或穷人所穿的衣服。《荀子。大略》:「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
《國語辭典》:剔竖(剔豎)  拼音:tī shù
直立竖起。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我见他忽的眉剔竖,秃的眼圆睁,諕的我腾的撒了台盏,哄的丢了魂灵!」也作「踢竖」。
分類:直竖
《韵府拾遗 屑韵》:竖彻(竖彻)
观经鼓两翼以高飞喻定慧之竖彻驰二轮而致远喻止观之横周
《漢語大詞典》:竖直
垂直于地平面或水平主轴的。例如:测量竖直高度。
《漢語大詞典》:竖议(豎議)
立议;建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事势若斯,计将安出?’众咸默然,无竖议者。”
分類:建议
《國語辭典》:竖琴(豎琴)  拼音:shù qín
乐器名,弹拨乐器。形状大致呈三角框形弓状,早期竖琴只有按自然音阶排列方式的少数弦。其后,弦数增加,亦设共鸣箱,外形线条变得华丽优美。三角形框内有四十七根弦,底部有两个踏瓣,用来调音。为英语Harp的意译。音色优雅清亮,可独奏,亦可合奏。
《漢語大詞典》:顽竖(頑豎)
顽劣的小子。对人的贬称。 北周 卫元嵩 《元包经·孟阴》:“无俾顽竖,以擅乃威权。”
《漢語大詞典》:鱼竖(魚豎)
渔夫。文选·张协〈七命〉:“耕父推畔,鱼竖让陆。” 吕向 注:“鱼竖,谓捕鱼人也。”
分類:渔夫
《漢語大詞典》:儿竖(兒豎)
童仆。 清 曹寅 《小轩辟除已移居其中有怀子猷》诗之一:“尘沙实积菴摩内,儿竖全矜画墁劳。”
分類:童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