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6,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骤富
袭击
暴发
回神
劈空
斗顿
雪崩
暴病
冲发
猛回头
骤降
突击
猛醒
倔起
暴风雨
《漢語大詞典》:骤富(驟富)
犹暴富。突然发财。 元 孔齐 《至正直记·文章设问》:“吾见今之乡里人骤富者,非好礼之家,家或不正。”
分類:突然发财
《國語辭典》:袭击(襲擊)  拼音:xí jí
趁人不备发动攻击。《汉书。卷六。武帝纪》:「诱致单于,欲袭击之。」《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太祖辄于内为长堑以拒之,遣奇兵袭击绍运车,大破之,尽焚其谷。」
《國語辭典》:暴发(暴發)  拼音:bào fā
1.急起,突然而猛烈发作。如:「山洪暴发」。
2.忽然发迹,骤然得财得势。《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
《漢語大詞典》:回神
口语:∶从惊诧、恐慌、出神等状态中恢复正常
一个黑影突然冲过来,把他惊呆了,等他回神过来,那人早已跑远了
《國語辭典》:劈空  拼音:pī kōng
毫无理由。《封神演义》第二回:「况陛下后宫美女,不啻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今劈空欲选美女,恐失民望。」
《國語辭典》:斗顿(斗頓)  拼音:dǒu dùn
1.忽然。宋。黄庭坚 少年心。对景惹起愁闷词:「是阿谁先有意,阿谁薄倖,斗顿恁、少喜多嗔。」也作「陡顿」。
2.遇到阻碍而颠仆。
分類:顿时突然
《國語辭典》:雪崩  拼音:xuě bēng
山岭积雪过多,堆积不稳,遇有气流变化、风暴吹动、音波振动,或融化的雪水在雪层下方滑动,遂造成积雪崩落的现象;依积雪性质可分为松雪崩、风雪崩和冰雪崩三类,常发生冬末春初天气回暖时。
《國語辭典》:暴病  拼音:bào bìng
突然发病。也指突发凶猛的疾病。《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不想才过了一会,小的母亲得个暴病死了。」《红楼梦》第九五回:「因娘娘忽得暴病,现在太监在外立等。」
《漢語大詞典》:冲发(衝發)
突然而起。后汉书·皇甫嵩朱俊传赞:“黄妖衝发, 嵩 乃奋鉞,孰是振旅,不居不伐。”
分類:突然然而
《国语辞典》:猛回头(猛回头)  拼音:měng huí tóu
1.突然间回过头。如:「他闷声不响的猛回头,吓我一跳。」
2.书名。清末革命志士陈天华著,约光绪二十九年在湖南撰就,以弹词形式写出异族欺凌同胞的惨状,唤醒国民迷梦,倡导自主精神。
《國語辭典》:骤降(驟降)  拼音:zòu jiàng
急速的下降。如:「寒流来袭,气温骤降,鱼塭内的鱼冻死了一大半。」
《國語辭典》:突击(突擊)  拼音:tú jí
突然攻击。指趁对方未防备时,猛烈而急速的攻击。《新唐书。卷八六。刘武周传》:「既战,小却,王以精骑突击破之。」也作「突袭」。
《國語辭典》:猛醒  拼音:měng xǐng
突然省悟。宋。无名氏〈失调名。天上佳期词〉:「归来猛醒,争如我,活底孩儿。」也作「猛省」。
《國語辭典》:倔起  拼音:jué qǐ
兴起。汉。贾谊〈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佰之中。」唐。薛逢 题筹笔驿诗:「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吁谟。」也作「崛起」。
《國語辭典》:暴风雨(暴風雨)  拼音:bào fēng yǔ
1.急骤而猛烈的风雨。《史记。卷二六。封禅书》:「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
2.书名。英国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杰作,约作于一六一○年,次年初次上演。故事以一个巫术盛行的小岛为背景,岛上的统治者,老魔术师普洛斯彼罗是被篡位的米兰公爵,他作法抓起一场暴风雨,使他的仇人翻船而来到岛上。作者藉剧中老魔术师现身说法,反映作者人生的种种感想,是出富有诗意和隐喻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