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鸿鶱凤立(鴻鶱鳳立)
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唐 李白 《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鸿鶱凤立,不循常流。”
《漢語大詞典》:火星人
火星上的假想栖居者
由于上火星峰、下火星峰或火星谷突出发达而常被相手家认为有好侵犯或能抵抗并有时是性情暴躁等性格特点的人
《漢語大詞典》:鼓睛暴眼
眼睛突出的样子。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 中国 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蝟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
分類:眼睛突出
《漢語大詞典》:棺题(棺題)
棺材前端的突出部分。吕氏春秋·开春“见棺之前和” 汉 高诱 注:“棺题曰和。”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吕氏春秋二》:“‘和’乃‘桓’之假字……棺题曰桓者,谓棺之前端特出者为桓也。”
《漢語大詞典》:鹳骨腮(鸛骨腮)
颜面骨突出的腮帮子。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那轿里走出一个人来……一隻刺蝟眼,两个鸛骨腮。”
《國語辭典》:黑手党(黑手黨)  拼音:hēi shǒu dǎng
黑手党(Mafia)最早起源于19世纪义大利的西西里岛,19世纪末随著移民潮,势力也延伸到美国与澳洲等地,成为有组织的犯罪集团的通称。黑手党原为反抗帝国主义暴政的「荣誉会社」,后变质成犯罪的非法组织。常见犯罪活动有敲诈勒索、犯罪者间的仲裁、赌博、放高利贷、贩毒与诈骗等以暴力为基础的非法协议和交易。由于其勒索他人的信件上,总盖有「黑手印」,故称「黑手党」。
《漢語大詞典》:核骨
(1).骨骼部位名。指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圆形突起。《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足五趾骨》:“趾者,足之指也。名以趾者,所以别于手也,俗名足节,其节数与手之骨节同,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努突者,一名核骨,又名覈骨,俗呼为孤拐也。”
(2).泛指突出像核状的骨头。 邓友梅 《拂晓就要进攻》:“哨兵没言语,喉头的核骨动了动。”此指喉结。
《漢語大詞典》:鹤行鸡群(鶴行鷄羣)
同“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宋 苏辙 《次韵子瞻感旧见寄》:“君才最高峙,鹤行鷄羣中。”
《漢語大詞典》:不好不坏
既不值得称赞,也不值得责备的∶过得去的,中等的,不突出的。例如:在机关里工作,做得不好不坏。
《漢語大詞典》:宕出来
突出来。例如:正是女儿豆腐西施,打得头破血流,眼乌珠者宕出来。——·张南庄《何典》
分類:突出
《國語辭典》:导语(導語)  拼音:dǎo yǔ
在一篇比较长的报导开头,用简短的话先介绍最主要的大概内容,揭示主题思想,以便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全文。如:「在这篇报导中,那段导语写得极好。」
《漢語大詞典》:跌目
眼球突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出见大虾蟇,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 伯乐 曰:‘何也?’对曰:‘其隆颅跌目脊郁缩,但蹄不如累趋尔。’”
分類:眼球突出
《漢語大詞典》:钉牢
用敲弯的钉、铆钉或螺栓加以固定(如将一个环套在铆钉或螺栓上,为了紧固目的把铆钉或螺栓的突出端敲扁压在环上);又指敲弯部分
利用以这种方式处理的钉子,螺栓或类似物件紧固。例如:将两块板钉牢在一起。
《國語辭典》:臭名昭著  拼音:chòu míng zhāo zhù
丑恶的名声昭彰显著。如:「他卖国求荣,早已臭名昭著,为国人所唾弃。」
《國語辭典》:衬托(襯托)  拼音:chèn tuō
1.垫衬。如:「西装上衣肩膀的部位要衬托垫肩。」
2.烘托,使目标显明。如:「这潭湖水在远山的衬托下,显得特别澄静。」
3.用另一事物暗示,以显露本意。如:「这款晚礼服更加衬托出她那雍容华贵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