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泛函分析
综合运用分析、几何和代数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无限维拓扑向量空间的结构及其上的函数(也称“泛函”)和算子的理论。可以看成无限维向量空间上的解析几何和数学分析。
《国语辞典》: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拼音:huán jìng bǎo hù
保护地表上有益于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活、生存的空间、资源及其他相关事物。目的在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使其适于人类的生存。
《漢語大詞典》:广义相对论
关于引力与时间、空间相互关系的现代物理理论。1915-1916年由爱因斯坦提出。基本假设是:(1)广义相对性原理;(2)等效原理。其结论主要有:(1)水星近日点进动规律;(2)光线在引力场中要弯曲;(3)光谱线在引力场中要向红端移动;(4)存在引力波;(5)存在引力透镜现象等。
《國語辭典》:海阔天空(海闊天空)  拼音:hǎi kuò tiān kōng
1.形容天地辽阔而无边际。唐。刘瑶〈暗别离〉诗:「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2.比喻心胸开阔或心情开朗。《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
3.无拘无束,漫无边际。《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到上海游学,不三不四合上了好些朋友,发了些海阔天空的议论,什么民权、公德,闹的烟雾腾天,人家都不敢亲近他。」
《國語辭典》:核磁共振  拼音:hé cí gòng zhèn
分子中原子核吸收了无线电频率辐射后,改变其自转的方向。这种核及无线电辐射间的作用,称为「核磁共振」。
《漢語大詞典》:航迹
船舶、舰艇、鱼雷航行时在水面所留下的痕迹,战斗中可根据敌人舰艇航迹发现敌人或根据敌人鱼雷航迹避开鱼雷攻击
飞机、火箭等飞行器在空中或空间中形成或遵循的飞行轨迹
飞机在地球表面之上的实际轨迹,或其图上表示
《漢語大詞典》:本星系群
以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300多万光年空间内星系的总称。已知成员和可能成员有星系四十个左右。主要的星系有银河系,大、小麦哲伦星云,三角座旋涡星系,仙女座旋涡星系(m31)和m32等。总质量约为六千五百亿个太阳质量。它又是范围更大的本超星系团的一个成员。
《漢語大詞典》: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學)
研究地球本身及其周围空间的物理性质和物理现象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为电离层、地磁、极光、地震、重力加速度等。研究依据主要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观察站、观察台网进行观察所提供的资料。
《漢語大詞典》:地电
地球内部不稳定的自然电流。其在地下空间中的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可用于解决矿产、地质构造和地震研究问题。常通过视电阻率、自然电位和地电流的观测来研究。
《國語辭典》:地理位置  拼音:dì lǐ wèi zhì
表示某地在地理上的位置。可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以特定坐标系统(如经纬度)所定的位置称为「绝对位置」,如台北市位在北纬二十五度、东经一百二十一点六度;以某地标或距离、时间、方位等表示地表各地间相关位置的称为「相对位置」,如桃园市在新竹县的北方。
《漢語大詞典》:电子流
自由电子在空间做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电流。
《漢語大詞典》:电子侦察卫星
在空间截获由雷达、通信和遥测等系统辐射的电磁信号,并测定辐射源地理位置的卫星。运行在高度约500或1000多千米的近圆轨道上。卫星将截获的电磁信号预处理后,再发送到地面接收台站,经分析便可获取机密军事情报。
《國語辭典》:城雕  拼音:chéng diāo
中国大陆地区指城市雕塑的简称。即置于都市开放空间中的室外雕塑。如:「好的城雕可以成为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帜。」
《國語辭典》:寸土尺地  拼音:cùn tǔ chǐ dì
形容极小的土地。如:「我们的祖先披荆斩棘,才有这寸土尺地,怎可轻易的拱手送人?」
分類:极小空间
《漢語大詞典》:穿堂风(穿堂風)
即过堂风。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