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安稳(安穩)  拼音:ān wěn
1.平安、平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行人安稳,布帆无恙。」《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下:「一釜变化莲花座,四伴是冷水池;此中坐卧,甚是安稳。」
2.安妥、稳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今宿于驿亭,岂不惹人盘问?还到前村,择僻静处民家投宿,方为安稳。」《红楼梦》第五回:「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3.安歇、就寝。唐。张鷟《游仙窟》:「新妇向来专心为勾当,已后之事,不敢预知。娘子安稳,新妇向房卧也。」
4.睡得很熟、睡得很沉。《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八。搜神记》:「(樊)寮欲唤师针灸,恐痛,与口于母肿上吮之,即得小差,以脓血数口流出,其母至夜,便得眠卧安稳。」《初刻拍案惊奇》卷七:「这一觉不比先前,且是睡得安稳,有一个多时辰,才爬起来。」
5.閒静稳重。如:「他的气质安稳,处事神閒气定,从容不迫。」
《國語辭典》:不稳(不穩)  拼音:bù wěn
不安稳、不妥当。宋。欧阳修 渔家傲。昨日采花花欲尽词:「罗袖挹残心不稳,羞人问,归来剩把胭脂衬。」《文明小史》第九回:「他二人立脚不稳只好站在路旁,等候这班人退过,再图前进。」
《國語辭典》:稳便(穩便)  拼音:wěn biàn
1.安稳方便。《西游记》第二○回:「吃了他不打紧,只恐怕他那两个徒弟上门吵闹,未为稳便。」
2.请便。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云:『行者,看酒来,大人满饮一杯,贫僧告睡去也。』东坡云:『禅师请稳便。』」
《漢語大詞典》:稳步(穩步)
(1).步履平稳地行走。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2).有把握地按一定步骤进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章:“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 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漢語大詞典》:稳称(穩稱)
(1).匀称。 唐 杜甫 《丽人行》:“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2).妥帖工稳。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为人要事事妥当,作字要笔笔安顿,诗文要通体稳称,乃为老到。”
《漢語大詞典》:深稳(深穩)
深沉稳健。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一》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欧阳公 诗温丽深稳,自是学者所宗。”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 李龙眠 诸卷中,以《三马图》为最上,清高深稳,真为传神三昧。”
《國語辭典》:稳当(穩當)  拼音:wěn dàng
安稳妥当。《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您怕人说服内成亲时,何不具状告官后,召媒改嫁,几多稳当。」《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像这般的闹起来,只怕安如磐石的中国,就有些儿不稳当了。」
《骈字类编》:舟稳(舟稳)
皮日休寄毗陵魏处士朴诗见衾暖下
《韵府拾遗 先韵》:稳眠(稳眠)
释齐已诗秦争汉夺虚劳力却是巢由得稳眠
《分类字锦》:稳送(稳送)
韩愈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分类:
《國語辭典》:平稳(平穩)  拼音:píng wěn
平静安稳,没有受到任何的惊险阻折。唐。杜甫 秋清诗:「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唐。齐己 送周秀游峡诗:「明年期此约,平稳到荆门。」
《分类字锦》:背稳(背稳)
苏轼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 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
分类:
《國語辭典》:稳住(穩住)  拼音:wěn zhu
使安顿、安心。《水浒传》第三九回:「兄弟吃了一惊,先去稳住众做公的,在城隍庙等候。」《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县官已差人拿帖子来拜过,说请刁大老爷搬到衙门里去住。刁委员一想,他这是稳住我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稳密(穩密)
工稳而周密。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七言歌行始於 六朝 ,其间有长短句,有换韵,音节低昂,声势稳密。”
分類:工稳
《漢語大詞典》:稳审(穩審)
(1).稳妥安详。 宋 沈端节 《西江月》词:“幸自心肠稳审,怎禁眼脑迷奚。”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事不要做到十分》:“ 韩稚圭 教一门生云:‘稳审著!大事将做小事做,小事将做大事看。’”
(2).犹详察。旧唐书·食货志上:“ 开元 中,有御史 宇文融 献策,括籍外剩田、色役伪滥及逃户,许归首,免五年征赋。每丁量税一千五百钱。置摄御史分路检括稳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