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疏微
稀少。 唐 孟郊 《嵩少》诗:“流艳去不息,朝英亦疏微。”
分類:稀少
《漢語大詞典》:消疏
亦作“ 消疏 ”。
(1).寂寞;冷落。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二折:“更那堪天寒日短,旷野消疏,关山寂寞。” 元 王修甫 《斗鹌鹑》套曲:“景消疎,人凄楚,心上离愁,腮边泪珠。” 元 曾瑞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闺怨·冬》曲:“掩空堂,锁餘香,消疎景物助凄凉。”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虽园圃消疎,不足以当君之盛作,若得一诗,可以永为壮观。”
(2).谓困乏,衰微,不景气。 元 白朴 《东墙记》楔子:“父丧父贫不似初,囊篋尽消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原来是年景消疏,买卖不济。”
(3).稀少;减少。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问行人踪跡消疎。”《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左边 丁奉 ,右边 徐盛 --并合 蒋钦 等三路军马……将 关公 困在垓心,手下将士,渐渐消疏。”
《漢語大詞典》:鲜薄(鮮薄)
稀少。后汉书·千乘贞王伉传:“ 质帝 立, 梁太后 下詔,以 乐安 国土卑溼,租委鲜薄,改﹝封﹞ 鸿 勃海王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新野 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 豫州 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於此耶?”
分類:稀少
《國語辭典》:稀罕  拼音:xī hǎn
希奇可贵。《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们老爷封了侯,那一品的荫袭,料想大爷、二爷也不稀罕,就求大爷赏了我,等我戴了纱帽,给细姑娘看看,也好叫他怕我三分!」《红楼梦》第八一回:「就是做得几句诗词,也并不怎么样,有什么稀罕处。」
《漢語大詞典》:阔寥(闊寥)
稀少。 明 宋濂 《〈方氏族谱〉序》:“﹝ 方 之族﹞北则阔寥罕闻,近世遂指为希姓。”
分類:稀少
《漢語大詞典》:稀省
犹稀少。 宋 叶适 《茶陵军减苗置寨记》:“上下感悦,鬭讼稀省。”
分類:稀少
《漢語大詞典》:希寡
稀少。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既言上药,又唱五穀者,以上药希寡,艰而难致。”
分類:稀少
《漢語大詞典》:希歇
稀少;停息。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声交稍希歇,此意更坚滋。”
分類:稀少停息
《國語辭典》:短发(短髮)  拼音:duǎn fǎ
短的头发,长度不超过肩膀的头发。如:「她剪了一头短发,看起来十分俏丽。」
《國語辭典》:凤毛(鳳毛)  拼音:fèng máo
1.凤凰的羽毛。
2.称誉人文采俊秀,能继承其父风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人。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國語辭典》:凤毛麟角(鳳毛麟角)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九出:「驸马是凤毛麟角,公主是玉叶金枝,在钓惟缗,果然是王侯之配。」也作「麟角凤毛」。
《國語辭典》:晨星  拼音:chén xīng
清晨稀疏的星。唐。韦应物〈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诗:「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
分類:稀少
《國語辭典》:跫然  拼音:qióng rán
走路时的脚步声。《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
《漢語大詞典》:荒秽(荒穢)
亦作“ 荒薉 ”。
(1).犹荒芜。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五代 齐己 《春草》诗:“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清 顾炎武 《玉田道中》诗:“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薉。” 胡适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夫所谓种植耕稼者,不过以一举手、一投足之劳,扫荒薉,培所欲之植物而已。”
(2).犹荒废。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於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溺职废官,荒秽不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文圭:“ 唐 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
(3).犹污秽。亦谓稀少而低下。 宋 秦观 《睡足轩》诗之一:“地撤蔽亏僧界浄,人除荒秽玉奩空。” 鲁迅 《集外集拾遗·〈北平笺谱〉广告》:“勉维旧业者,全市已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
《漢語大詞典》:灵文(靈文)
(1).指宗教经文。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简文帝 《东宫上掘得慈觉寺钟启》:“启彝钟於殊里,记灵文於福地。”云笈七籤卷三:“ 玄元大圣皇帝 以理国理家,灵文真诀,大布人间。” 明 袁宏道 《万寿寺观文皇旧钟》诗:“光如寒涧腻如肌,贝叶灵文满胸腹。”
(2).指古代遗传下来的稀少而珍奇的书籍或文字。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竹简韦编,既非易致,灵文祕检,又率难窥。”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六二:“古人製字鬼夜泣,后人识字百忧集。我不畏鬼復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自注:“尝恨 许叔重 见古文少,据 商 周 彝器祕文,説其形义,补説文一百四十七字,戊戌四月书成。”
《國語辭典》:寥阔(寥闊)  拼音:liáo kuò
深远、广漠。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诗:「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型。」《聊斋志异。卷一。成仙》:「仆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