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秽恶(穢惡)
邪恶;污浊。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 夏侯氏 便於座中攘臂大呼,数 元艾 隐慝秽恶十五事,曰:‘吾早欲弃卿去,而情所未忍耳,今反黜我!’遂越席而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若有秽恶及其所止者,则有虎通夕来守,人不去,便伤害人。” 宋 苏轼 《仇池笔记·玩龙治大风方》:“若余则不然,苟病者得愈,愿代受其苦,家有一方,能下腹中秽恶。在 黄 试之,病良已,今后当常以施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扬州醉人》:“一客醉且狂,从外来,踞肆邸内,出秽恶语。”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乃畿辅近地,尚留此秽恶之蹟,僭越之制,何以儆巨憝、昭大法哉!”
《漢語大詞典》:斋祓(齋祓)
斋戒沐浴,祓除秽恶。史记·齐太公世家:“ 鲍叔牙 迎受 管仲 ,及 堂阜 而脱桎梏,斋祓而见 桓公 。”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公乃斋祓视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一:“仕幸不成书幸成,乃敢斋祓告 孔子 。”
《國語辭典》:秽德(穢德)  拼音:huì dé
恶德,污秽的品行。《书经。泰誓中》:「无辜吁天,秽德彰闻。」
《漢語大詞典》:解秽(解穢)
解除秽恶。亦指除去秽气。 唐 南卓 《羯鼓录》:“上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琴,正弄未及毕,叱琴者出曰:‘待詔出去!’谓内官曰:‘速詔 花奴 ,将羯鼓来,为我解秽!’” 宋 苏辙 《种兰》诗:“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清 张岱 陶庵梦忆·丝社:“从容秘翫,莫令解秽於 花奴 。”
《漢語大詞典》:迦利
亦作“ 迦黎 ”。 梵语kali的音译。原意为秽恶。亦为古 印度 佛教故事中的无道国王名,以凶暴著称。《大方等大集月藏经·诸恶鬼神得敬信》:“如我昔作 忍辱仙人 ,常在林中食诸甘果。时有国王名曰 迦利 ,支解我身而为八段。”后常指凶暴好斗的劣性。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则我如今三生石上脱迦黎……兄弟,你前日不见么,热撮撮一时闹起 曲江池 ,扢支支险揉碎緑罗衣,痴也不痴?”
《漢語大詞典》:衅沐(釁沐)
本谓用芳香的草涂身后沐浴以去除秽恶。引申指认真研究,取精用宏。 清 恽敬 《上举主笠帆先生书》:“ 敬 自能执笔之后,求之於 马 郑 而去其执……求之於恢奇弔诡之技力而去其诈悍,淘汰之,播扬之,摩揣之,衅沐之,得於一是而止。”参见“ 衅浴 ”。
《國語辭典》:衅浴(釁浴)  拼音:xìn yù
以香草沐浴。《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漢語大詞典》:衅洁(釁潔)
古人为祓除秽恶,涂香于身而后入浴以示洁。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言人解疗生疾之时,故於水上衅洁之也。”参见“ 衅浴 ”。
《國語辭典》:衅浴(釁浴)  拼音:xìn yù
以香草沐浴。《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漢語大詞典》:赍祓(齎祓)
祓除秽恶。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二年:“有不得已见之者,皆先令沐浴齎祓,然后见。” 胡三省 注:“祓,祓除秽恶也。”
分類:祓除秽恶
秽恶与庄严
【佛学次第统编】
世界充满一切秽恶,佛土具足无尽庄严。
世间四劫 成、住、坏、空。
三灾 小、大。
小三灾 刀兵、疾疫、饥馑。
大三灾 水、火、风。
大三灾坏劫 火坏初禅,水坏二禅,风坏三禅。
娑婆世界 略。
一浮幢佛刹 略。
华藏世界海 略。
遍照十方炽然世界种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