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滞事(滯事)
积压或难决的事。南史·孔奂传:“又达於政体,每所奏,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咨决。”元史·谢让传:“二年,朝廷以吏多滞事,责曹案不如程者,令下, 让 曰:‘刑狱,非钱穀、銓选之比,宽以岁月,尚虑失实,岂可律以常法乎!’”
分類:积压
《漢語大詞典》:逋事
积压的公事。史记·酷吏列传:“治敢行,少藴藉,县无逋事,举为第一。” 唐 杜牧 《崔璪除刑部尚书苏涤除左丞崔璵除兵部侍郎等制》:“擢任藻鉴,旋职牢笼,材皆适宜,官无逋事。”
分類:积压公事
《漢語大詞典》:散滞(散滯)
谓散发积压的财物。《晋书·食货志》:“古人权量国用,取赢散滞,有轻重平糴之法。”
指遗留下来的零散之物。 汉 荀悦 申鉴·时事:“ 秦 之灭学也,书藏於屋壁,义絶於朝野,逮至 汉 兴,收摭散滞,固已无全学矣。”
《漢語大詞典》:逋滞(逋滯)
(1).积压不流通。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官无逋滞之穀,民无饥乏之虑。”
(2).指拖欠的赋税。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上藉其实,俾统於 洪 ;逋滞攸除,姦讹革风。”
《漢語大詞典》:疏滞(疏滯)
(1).疏远淹滞。 北魏 温子昇 《为广阳王渊具言城阳王徽构隙意状》:“以 徽 褊心,衔臣切骨。臣以疏滞,远离京輦,被其构阻,无所不为。”
(2).疏理积压的政务。明史·李昌祺传:“与右布政使 萧省身 绳豪猾,去贪残,疏滞举废,救灾恤贫,数月,政化大行。”
《漢語大詞典》:滞务(滯務)
积压的事务。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 柏公 镇 夔国 ,滞务兹一扫。”宋史·冯拯传:“三司多滞务,州郡禀疑事,吏民诉理寃狱,依违不决者輒数岁,水旱或由於此。”
分類:积压事务
《漢語大詞典》:停壅
停滞积压。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四:“质明入内,废务一日,假故既频,事易停壅。”
《國語辭典》:寄顿(寄頓)  拼音:jì dùn
1.安置存放。《水浒传》第三回:「当下收拾了行头药囊,寄顿了鎗棒,三个人转弯抹角,来到州桥之下,一个潘家有名的酒店。」
2.积贮。宋。文天祥〈正气歌。序〉:「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
3.隐匿。《大清律例。卷一三。户律课程盐法》:「引领牙人及窝藏寄顿者,杖九十徒二年半。」
《漢語大詞典》:委财(委財)
(1).积贮的财货。《淮南子·齐俗训》:“无天下之委财,而欲徧赡万民,利不能足也。”
(2).积压的财物。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王利器 校注:“这裡的‘委财’,即委积的财货。‘通委财’,即下文‘通鬱滞’之意。” 马非百 简注:“委财,积压的财物。”
《漢語大詞典》:滞案(滯案)
积压的案件。 宋 叶适 《运使直阁郎中王公墓志铭》:“公在 常 ,如詹事治 鄱 ,以明义厚俗省争讼为本,滞案如山,予夺皆尽。”
分類:积压案件
《國語辭典》:滞销(滯銷)  拼音:zhì xiāo
货物不易销售。《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将来报纸滞销,生意弄坏,都要官场赔他的。」
《漢語大詞典》:逋壅
拖延积压。宋书·废帝纪:“顷列爵叙勋;詮荣酬义,条流积广,又各淹闕,岁往事留,理至逋壅,在所参差,多违甄飭,赏未均洽,每疚厥心。”
分類:拖延积压
《漢語大詞典》:阁压(閣壓)
搁置积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此时军电旁午,私电自有阁压,亦应由电局将此等情由,声明广告,使知前此之阻隔,实无他故,众心当更释然。”
分類:搁置积压
《漢語大詞典》:贸袭(貿襲)
谓案情复杂而长期积压未了结。宋书·孝武帝纪:“其考讁贸袭,在 大明 七年以前,一切勿治。”
《漢語大詞典》:稽压(稽壓)
拖延积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入相奇缘:“ 和坤 復任意稽压军报,并令各路统军将帅,虚张功绩,以邀奬叙。”
分類:拖延积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