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秦宫
周秦
苏秦
秦陇
秦望
秦国
秦晋
秦地
秦女
秦火
秦越
秦氏
秦岭
秦庭
嬴秦
《漢語大詞典》:秦宫
(1). 东汉 大将军 梁冀 嬖奴。后汉书·梁冀传:“ 冀 爱监奴 秦宫 ,官至太仓令。得出入 寿 所。 寿 见 宫 ,輒屏御者,託以言事,因与私焉。” 唐 李商隐 《可叹》诗:“ 梁 家宅里 秦宫 入, 赵后 楼中 赤凤 来。”
(2).指 秦 朝宫殿。陈书·高祖纪上:“寧 秦 宫之可顾?岂 鲁 殿之犹存?” 宋 辛弃疾 《浪淘沙·山寺夜中闻钟》词:“雨打风吹何处是, 汉 殿 秦 宫。” 清 叶燮 《石门郁曾发游秦归赋赠兼示胡园表徐导柏》诗:“ 秦 宫 汉 殿秋原上,饱赠书生一枕长。”
《漢語大詞典》:周秦
(1). 周 秦 两代的并称。《汉书·元帝纪》:“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重以 周 秦 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这儿的‘周秦’一个词,就是指 周 秦 之际。”
(2). 北宋 词家 周邦彦 与 秦观 的并称。两个均受 柳永 的影响,同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周 秦 词以理法胜, 姜 张 词以骨韵胜, 碧山 词以意境胜。”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总之,谓 白石 拔帜於 周 秦 之外,与之各有千古则可,谓 南宋 名家以迄 仲举 ,皆取法於 白石 ,则吾不谓然也。”
《國語辭典》:苏秦(蘇秦)  拼音:sū qín
人名。(西元前?~前317)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与张仪同学于鬼谷子。早年曾外出游说,然穷困而归,后佩六国相印,为纵约长,使秦不敢东出函谷关,达十五年之久。后客于齐,被杀。
《漢語大詞典》:秦陇(秦隴)
(1). 秦岭 和 陇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秋至怀归》诗:“ 楚 关带 秦 陇 , 荆 云冠 吴 烟。”旧唐书·音乐志二:“鸚鵡, 秦 陇 尤多,亦不足重。” 清 方苞 《释兰谷传》:“遵 秦 陇 ,入栈道。”
(2).指今 陕西 、 甘肃 之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姚福进 者, 兕麟 之祖也, 德顺军 人,以挽强名於 秦 陇 间。” 陈毅 《寄友》诗:“ 秦 陇 消息倩谁问,故交鬼影梦中归。”
《漢語大詞典》:秦望
山名。 秦望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相传 秦始皇 东巡时曾登上此山以望 南海 ,故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兴福·昙翼:“﹝ 曇翼 ﹞履访山水,至 秦望 西北,见五岫駢峰,有耆闍之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又有 秦望山 ,在州城正南。为众峯之杰,陟境便见。史记云: 秦始皇 登之以望 南海 。”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 东海 横 秦望 , 西陵 遶 越臺 。” 王琦 注:“ 施宿 《会稽志》:‘ 秦望山 ,在 会稽县 东南四十里,旧经云众岭最高者。’” 宋 辛弃疾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词:“ 秦望山 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国语辞典》:秦国(秦国)  拼音:qín guó
国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约今甘肃省天水县),庄公时徙居大丘(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孝公时定都咸阳,得商鞅变法图强,积极东侵。惠王时重用张仪,以连横政策离间六国。昭襄王用范雎采远交近攻之策向东扩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统一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國語辭典》:秦晋(秦晉)  拼音:qín jìn
春秋时代,秦、晋二国世代多互为婚嫁。后遂以秦晋代指婚姻关系。唐。蒋防《霍小玉传》:「妙选高门,以谐秦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漢語大詞典》:秦地
(1).指 秦国 所辖的地域。战国策·秦策一序:“ 苏 张 説,外自 弘农 故关以西, 京兆 、 扶风 、 冯翊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 安定 、 天水 、 陇西 皆 秦 地。”晋书·地理志上:“及 平王 东迁 洛邑 ,以 岐 酆 之地赐 秦襄公 ,则为 秦 地,累世都之,至 始皇 ,遂平六国。” 唐 杜甫 《洞房》诗:“ 秦 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 梁启超 《战国载记·纪列国疆域形势章》:“其时 秦 地之广,乃仅与 韩 、 宋 、 燕 比肩。”
(2). 汉 时 西域 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智严:“彼诸道俗闻而叹曰:‘ 秦 地乃有求道沙门矣!’”
《漢語大詞典》:秦女
指 秦穆公 女 弄玉 。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 湘娥 抚琴瑟, 秦女 吹笙竽。” 黄节 注:“《列仙传》曰:‘ 萧史 者, 秦繆公 时人也,善吹簫。 繆公 有女,号 弄玉 ,好之,公遂以妻焉。遂教 弄玉 作凤鸣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不逢 秦女 在,何处听吹簫?” 鲁迅 《集外集·〈赠人〉诗之二》:“ 秦女 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漢語大詞典》:秦火
指 秦始皇 焚书事。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五:“ 秦 火不爇舌, 秦 火空爇文。” 宋 陆游 《鼠败书》诗:“坐令 汉 篋亡,不减 秦 火厄。” 明 方孝孺 《有子》:“不幸重之以 秦 火, 孔子 之微言几不復存。”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五:“心与智不调,请寻一 桃源 ,避此 秦 火。”
《國語辭典》:秦越  拼音:qín yuè
春秋时,秦国位于西北,越国居于东南,两国相距遥远。借以比喻关系疏远,互不关心。《宋史。卷一七八。食货志上六》:「愿陛下课官吏,使之任牛羊刍牧之责;劝富民,使之无秦越肥瘠之视。」
《漢語大詞典》:秦氏
指 秦 王朝。隋书·律历志上:“及 秦氏 灭学,其道浸微。” 唐 韩愈 《祭田横墓文》:“当 秦氏 之败乱,得一士而可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胡明仲本末:“尝於謫所著《读史管见》数千万言,极意讥贬 秦氏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周石鼓文》:“谓为 秦氏 之文者, 郑樵 也。”
分類:王朝
《國語辭典》:秦岭(秦嶺)  拼音:qín lǐng
山脉名。起自甘肃省天水县,绵亘于陕西省南部,终于河南省陕县。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也是大陆地区地理上的天然界线,南北气候、景观不同。也称为「秦山」、「终南山」。
《漢語大詞典》:秦庭
秦 朝。亦借指 秦 地 长安 。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畏 南山 之雨,忽践 秦 庭;让 东海 之滨,遂餐 周 粟。”晋书·符坚载记上:“我本出将归 江 南,遭时不遇,陨命 秦 庭。”
分類:长安
《漢語大詞典》:嬴秦
指 秦国 或 秦 王朝。 秦 为 嬴 姓,故称 嬴秦 。 宋 刘炎 迩言:“ 战国 君愚臣智,及其终也,臣亦自愚。 嬴秦 君尊臣卑,及其终也,君亦自卑。” 明 沈采《千金记·遇仙》:“方当炎 汉 兴隆日,正是 嬴秦 失鹿时。”
分類:秦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