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租债
租金和债款。例如:逼还租债。
《漢語大詞典》:押月
旧时房客租赁房屋,要先付两个月的租金、付的第一个月的租金叫“进房”,付第二个月的租金叫“押月”。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南京 的风俗是要付一个进房,一个押月。”
《漢語大詞典》:讨租(討租)
催收租金。多指田租。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有钱常记无钱日:“若一时富贵,但为一身一家,是又谚所谓‘立讨租船上,忘却欠租时’也。”
《国语辞典》:巴拿马运河新约(巴拿马运河新约)  拼音:bā ná mǎ yùn hé xīn yuē
西元一九七七年美、巴就巴拿马运河的租金、付款、防卫、管理等问题所签订的条约。条约中规定运河由两国雇员组成的运河管理委员会共同经营管理,至西元二○○○年运河所有权及管理权归巴拿马共和国。
《国语辞典》:尧夫助麦(尧夫助麦)  拼音:yáo fū zhù mài
北宋范仲淹子范纯仁,字尧夫,曾往东吴取租金,得麦五百斛。返家途中遇落第士子石曼卿,见其落魄穷途,无资返家,而以麦赠与之。见《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后谓急公好义,乐善好施。
《国语辞典》:车份儿(车份儿)  拼音:chē fèn ér
旧时人力车夫每天付给车主的租金。
《国语辞典》:车厂子(车厂子)  拼音:chē chǎng zi
旧时指经营人力车出租,提供车夫、车辆、住宿以收取租金的行业。
《国语辞典》:房宿钱(房宿钱)  拼音:fáng sù qián
1.旅舍的租金。《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忿一口气,回店歇了一夜,早起算还了房宿钱,雇人挑了行李。」《水浒传》第八一回:「四人再来空船内,伏到天色将晓,却去敲开客店门,房中取了行李,就店中打火,做了早饭吃,算了房宿钱。」
2.房租。如:「他这个月的房宿钱尚未付清。」
《漢語大詞典》:租赁经营
所有者或出租人将生产资料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并收取租金的经营方式。如封建地主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将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经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对小型公有制企业也采用这一方式,出租者与承租者的权利义务在租赁合同中予以规定。
《国语辞典》:二轮电影(二轮电影)  拼音:èr lún diàn yǐng
首轮院线已放映过的影片。影片租金较便宜,戏院可调低票价以吸引观众。如:「这家专映二轮电影的戏院,专以一票两片来招徕观众。」
《国语辞典》:吃瓦片儿(吃瓦片儿)  拼音:chī wǎ piàn ér
靠出租房屋,收取租金过日子。如:「他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倚靠祖产吃瓦片儿过活。」
《漢語大詞典》:包乘
指预订包下某一班次,乘坐飞机、车船等;用租金把车、船、飞机等包下来使用
车船等上面编为一组的乘务员在指定区段值勤并负责保养。例如:包乘制。
《國語辭典》:包租  拼音:bāo zū
1.由一人具名承租房屋、土地等,再分租给别人。《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庙中只有一个老尼,闲房倒也有几间,却是附近的那些作长短工的以至满乡村小买卖人包租的。」
2.旧时不管收成丰欠,地主都要佃农按约缴交田租,称为「包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