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租税(租稅)  拼音:zū shuì
1.旧时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墨子。辞过》:「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唐。杜甫〈兵车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2.政府为执行职务,根据法律规定,按期强制徵收的部分国民所得。
《国语辞典》:租税转嫁(租税转嫁)  拼音:zū shuì zhuǎn jià
纳税人缴纳租税后,经由交易程序而将税款移转给他人负担的过程。纳税人经由此过程可收回当初所缴纳的租税。
《國語辭典》:钱粮(錢糧)  拼音:qián liáng
田赋的通称。古以米谷或代金缴纳田地赋税,故称田赋为「钱粮」。《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儒林外史》第五回:「因去年九月上县来交钱粮,一时短少,央中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
《國語辭典》:租赋(租賦)  拼音:zū fù
田租、赋税。《汉书。卷六。武帝纪》:「所幸县毋出今年租赋,赐鳏寡孤独帛,贫穷者粟。」《三国演义》第三三回:「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
分類:租赋租税
《漢語大詞典》:税租
租税。田租和赋税。管子·立政:“轻税租,薄赋敛。” 唐 张籍 《西州》诗:“ 山东 收税租,养我防塞兵。” 宋 姜夔 《铙歌吹曲·大哉仁》词:“吏其税租,府其版图。”
《漢語大詞典》:蠲逋
指免除积欠的租税。宋史·孙梦观传:“蠲逋减赋,无算泛入者尽籍于公帑。” 清 戴名世 《李月桂家传》:“君以丁缺田荒,移文制府,请悉蠲逋。”《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蠲逋薄敛,济乏省役,振废起滞,恤鰥惠寡,百姓大悦。”
《漢語大詞典》:重税
(1).谓从重征税。韩非子·显学:“吏之所税耕者也;而上之所养,学士也。耕者则重税,学士则多赏。”吕氏春秋·审应:“ 卫 嗣君欲重税以聚粟,民弗安。”新唐书·叛臣传上·陈少游:“﹝ 少游 ﹞乃与腹心吏设法重税,民皆苦之。”
(2).指苛重的租税。后汉书·鲜卑传:“乃兴盐铁酒榷之利,设告緡重税之令,民不堪命,起为盗贼。”
《漢語大詞典》:课租(課租)
租税。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三:“当佃户的倘若把课租缴齐与主人(我乡称地主为主人),就要一点也不剩,一定要饿死。”
分類:租税
《漢語大詞典》:无名租(無名租)
指 五代 王审知 据 闽 时滥收的租税。 宋 欧阳修 《资政殿学士简肃薛公墓志铭》:“﹝ 薛公 ﹞丁太夫人忧,服除,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 兴化军 莆田县 ,悉除故时 王氏 无名租, 莆田 人至今以为德。”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欧阳文忠公文下:“‘悉除故时 王氏 无名租’, 王审知 据 闽 时无名租也。”
分類:租税
《漢語大詞典》:租籍
租税。管子·轻重乙:“故租籍,君之所宜得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丁士涵 曰:“租籍,即租税也。”
分類:租税
《漢語大詞典》:僦税
租税。《宋书·前废帝纪》:“凡曲令密文,繁而伤治,关市僦税,事施一时,而姦吏舞文,妄兴威福,加以气纬舛互,偏颇滋甚。”《梁书·武帝纪下》:“如闻顷者,豪家富室,多占取公田,贵价僦税,以与贫民,伤时害政,为蠹已甚。”
分類:租税
《漢語大詞典》:租贡(租貢)
租税。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虽有鸟田之利,租贡纔给宗庙祭祀之费。”
分類:租税
《漢語大詞典》:税饷(税餉)
即租税。《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禁令》:“ 粤东 洋商承保税餉,向来仅凭一二商人保举准充。”
分類:租税
《國語辭典》:食邑  拼音:shí yì
1.古代君主赏赐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作为其俸禄。《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
2.封地。《史记。卷九五。灌婴传》:「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王甚重之,赐食邑,锡爵位。」也称为「养地」。
《國語辭典》:催科  拼音:cuī kē
催索赋税。《宋史。卷一六三。职官志三》:「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清。陈继辂〈催科〉诗:「催科沿陋习,县官利赢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