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输期(輸期)
运送租税的期限。 唐 韩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请缓民输期一月,詔天下输皆缓一月。”
《漢語大詞典》:夫税
一夫受田百亩所出之租税。周礼·地官·载师“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 汉 郑玄 注:“夫税者,百畮之税。”
《漢語大詞典》:谷租(穀租)
(1).谓以谷物等产品交纳租税。汉书·贡禹传:“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屮杷土,手足胼胝,已奉穀租,又出藁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
(2). 中国 旧时对实物地租的通称。佃户以产品交纳。所纳产品各地不一,大致水田以稻谷、糙米为主,旱地以小麦、小米、高粱、玉米为主。此外也兼交副产品。谷租在旧 中国 的地租剥削中占主要地位。
《漢語大詞典》:逋粮(逋糧)
拖欠租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总论》:“解给有法,而款项之数可清,求其欺官侮典盗餉逋粮,得乎?”
《漢語大詞典》:反税
回乡缴纳租税。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 李周翰 注:“言己素餐疲倦於廊庙之列,今欲反输国税,事耕巖石之下。”
《漢語大詞典》:配钱(配錢)
指实物租税折算为钱征收。新唐书·食货志二:“量土地沃瘠,物产多少为二等,州等下者配钱少,高者配钱多。”新唐书·食货志二:“百姓本出布帛,而税反配钱,至输时復取布帛,更为三估计折,州县升降成姦。”
《漢語大詞典》:收役
旧时收取租税的小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遴收役》:“收役者,所谓柜吏是也。计区里之多寡以设柜,每柜一人掌之。”
《漢語大詞典》:蠲欠
免除积欠租税。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民赋若足,则别储之,一有蠲欠,即以处补。”
《漢語大詞典》:追租
催交租税。 宋 曾巩 《追租》诗:“谓须倒廪賑,詎止追租阁。”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咸丰三年》:“二十日,太仓差船抵 横涇 追租,亦被农人殴差烧船。”
分類:交租租税
《漢語大詞典》:占租
自报应纳的租税。汉书·昭帝纪:“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 颜师古 注:“占,谓自隐度其实定其辞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故民得占租、鼓铸、煮盐之时,盐与五穀同贾,器和利而中用。”
分類:报应租税
《漢語大詞典》:籍税
征收租税。 唐 白居易 《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赠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铭》:“﹝ 元稹 ﹞又劾奏 东川 帅违詔条过籍税。”
《漢語大詞典》:阁免(閣免)
停止、免除租税等。
《漢語大詞典》:追敛(追斂)
催交租税。 宋 叶适 《平江县王文正公祠堂记》:“盖今之 平江 又异昔者,旧讼始决而新争无穷,逋赋适偿而追敛无已。”
分類:交租租税
《漢語大詞典》:邑钱(邑錢)
封邑的租税收入。汉书·王莽传上:“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漢語大詞典》:负算(負筭)
亦作“ 负算 ”。 负欠的口钱(一种人口税)。后泛指负欠的租税。《后汉书·左雄传》:“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筭,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 李贤 注:“负,欠也。筭,口钱也。”金史·田琢传:“官司圉牧,势家兼并,亦籍其数而授之农民,宽其负算,省其徭役,使尽力南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