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会审公廨(会审公廨)  拼音:huì shěn gōng xiè
清末列强在中国租界内强行设立的审判机关。专门审判中外的互讼事件,审判官由外国领事或其委派人员充任,与中国会审官会同审理,实际上审判实权橾在外人手里。后改为特区法院,民国十六年撤销。
《国语辞典》: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  拼音:yáng jīng bāng yīng yǔ
洋泾浜,旧上海租界地名。「浜」特定读成ㄅㄤ。洋泾浜英语原指旧时在该地区的洋行职员、小贩、人力车夫等混杂上海话的蹩脚英语。后泛指不纯正的英语。如:「你以为会说几句『开毕登』、『那摩温』的洋泾浜英语,就了不起了?」也作「洋泾滨英语」。
《国语辞典》:洋火腿  拼音:yáng huǒ tuǐ
1.西式火腿。
2.外国人的腿。旧时租界为大都市中最热闹的地方,洋人与巡捕权势最大,常踢人力车夫。后即以洋火腿戏称外国人的腿。
《國語辭典》:红头阿三(紅頭阿三)  拼音:hóng tóu ā sān
吴语。称英租界中的印度巡捕。也称为「红头」、「红头黑炭」。
《漢語大詞典》:红头巡捕(紅頭巡捕)
指旧 上海 租界巡捕房的 印度 籍巡捕。《海上花列传》第十一回:“﹝ 小云 ﹞正要发喊,那鬼倒走到亮里来,方看清是红头巡捕。” 郭沫若 《阳春别》:“教授好像比青年还要悲愤的样子,他指着楼口上站着的一位红头巡捕又接着说道。”
《漢語大詞典》:红头巡捕(紅頭巡捕)
指旧 上海 租界巡捕房的 印度 籍巡捕。《海上花列传》第十一回:“﹝ 小云 ﹞正要发喊,那鬼倒走到亮里来,方看清是红头巡捕。” 郭沫若 《阳春别》:“教授好像比青年还要悲愤的样子,他指着楼口上站着的一位红头巡捕又接着说道。”
《國語辭典》:十里洋场(十里洋場)  拼音:shí lǐ yáng cháng
满清末年,上海的租界区域中有一条东西走向,长约十里的大街,因洋人聚集,洋行与洋货充斥,因此,上海人称之为「十里洋场」。后亦用为上海的代称或比喻热闹繁华的地区。如:「他初到上海,不免被这十里洋场的声色犬马所惑。」
《國語辭典》:三道头(三道頭)  拼音:sān dào tóu
旧时称上海租界的外国警长。因其臂章的标志有三道横,故称为「三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