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鹖冠子(鹖冠子)  拼音:hé guān zǐ
书名。相传为春秋时楚人所撰,撰者姓氏不详,常居深山,以鹖鸟羽为冠,故用以为名。共十九篇,宋陆佃注。内容以道家之言为主,而杂以法家刑名之说。
《国语辞典》:息夫人  拼音:xí fū rén
春秋时息侯的夫人息妫。参见「息妫」条。
分类:秋时夫人
《国语辞典》:欧冶子(欧冶子)  拼音:ōu yě zǐ
春秋时的铸剑师。尝为越王铸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五剑,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一作市布)三剑。
《国语辞典》:史䲡(史䲡)  拼音:shǐ qiū
人名。字子鱼,故也称为「史鱼」。生卒年不详。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弥子瑕,屡谏不听,史䲡自认未尽职责,临死遗言停尸在内室而不停放在大厅,终于感动卫灵公。孔子称赞他:「直哉史鱼。」
《漢語大詞典》:豺祭
豺在深秋时杀兽以备冬粮,陈于四周,有似人之陈物而祭,故称。吕氏春秋·季秋:“菊有黄华,豺则祭兽戮禽。” 高诱 注:“﹝豺﹞於是月杀兽,四围陈之,世所谓祭兽。”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肃和》:“豺祭隼击,潦收川镜。” 闽 徐夤 《霜》诗:“应节谁穷造化端,菊黄豺祭问应难。”
《国语辞典》:左伯桃  拼音:zuǒ bó táo
人名。春秋时燕人,生卒年不详。结交羊角哀为友,齐赴楚国谋取前途,不料途中遭大风雪,粮少受困,为免两人同陷绝境,左伯桃遂舍衣食与羊角哀,入树中死。后哀仕楚,改葬伯桃,并自杀殉义。见《太平御览。卷四○九。人事部。交友》。
《国语辞典》:汪踦  拼音:wāng qí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代鲁国的儿童。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汪踦挺身保卫国家而战死,所以鲁人特别破例,以成人之礼来埋葬他。也作「汪锜」。
《国语辞典》:公输子(公输子)  拼音:gōng shū zǐ
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参见「公输般」条。
《漢語大詞典》:正考父
春秋时宋国的大夫,孔子的远祖;他辅佐戴、武、宣三公,地位愈高行为愈检点。例如: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饘、粥:稀粥、稠粥。孟僖子:春秋时鲁国大夫仲孙貗。其后,指正考父的后代。达:显达。)——·司马光《训俭示康》
《漢語大詞典》:延厩
春秋时鲁君的马厩。
分類:秋时马厩
《国语辞典》:羊角哀  拼音:yáng jiǎo āi
人名。春秋时燕人,生卒年不详。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值雨雪粮少,伯桃遂并衣食与哀,入树中死,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启树发伯桃尸改葬之,后亦自杀。
《国语辞典》:申包胥  拼音:shēn bāo x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楚国大夫。本姓公孙,名包胥,因封于申,故号申包胥。与伍员友善,员以吴师伐楚,入郢,包胥入秦乞师,依庭墙哭七日,秦伯乃遣将定其国难,后昭王返国赏功,逃而不受。
《国语辞典》:秦穆公  拼音:qín mù gōng
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勤求贤士,得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助晋文公归晋。周襄王时伐西戎,开地千里,襄王命为西方诸侯之伯,遂霸西戎。在位三十九年。谥穆。春秋五霸之一。
《国语辞典》:齐桓公(齐桓公)  拼音:qí huán gōng
春秋时齐国的国君。(?~西元前643)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庄王五十一年,以襄公无道,出奔莒,其后襄公被弑,乃归国即君位,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为五霸之首;管仲亡后,怠忽政事,宠幸佞臣,霸业遂衰。在位四十二年,卒谥桓。
《国语辞典》:养由基(养由基)  拼音:yǎng yóu j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代楚国人。善射箭。射击相距百步的柳叶,百发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