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2,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私亲
灭私
洪私
私庭
私钱
私智
赃私
私义
便私
私忿
私怀
私事
私为
私言
私愿
《漢語大詞典》:私亲(私親)
自己的亲属;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礼记·内则:“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必復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孔颖达 疏:“明妇有私亲赐之美物,当献於舅姑也。”《汉书·公孙弘传》:“因此观之,天德无私亲。顺之和起,逆之害生。”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皆言民哭公哀甚,如哭其私亲。”
《分类字锦》:灭私(灭私)
白居易 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
分类:
《漢語大詞典》:洪私
洪大的恩私。 宋 范仲淹 《谢依所乞依旧知邓州表》:“伏蒙皇帝陛下,曲軫洪私,特回中旨。”
分類:洪大
《漢語大詞典》:私庭
私家。 晋 左思 《蜀都赋》:“公擅山川,货殖私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孝武 将讲孝经, 谢公 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止足:“﹝仕宦称泰,不过处于中品﹞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
分類:私家
《國語辭典》:私钱(私錢)  拼音:sī qián
1.古代称民间私铸的钱币。《资治通鉴。卷一七五。陈纪九。宣帝太建十三年》:「初,周、齐所铸钱凡四等,及民间私钱,名品甚众,轻重不等。隋主患之,……悉禁古钱及私钱。」
2.个人的钱财。《后汉书。卷四一。钟离意传》章怀太子注引〈意别传〉:「意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丈,付户曹孔䜣修夫子车。」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用人之力积二万二千工而人不以为劳。」
《漢語大詞典》:私智
个人的智慧。常与公法相对,指偏私的识见。管子·禁藏:“故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者其法乱。” 尹知章 注:“私智则营己而背公,故多乱。”史记·项羽本纪:“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汉书·地理志下:“ 昭王 曾孙 政 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阬儒,自任私智。” 明 李东阳 《明故封承德郡户部主事陈先生墓志铭》:“造物者固有定数,人顾私智殴之,奚益哉?”
《漢語大詞典》:赃私(贓私)
贪污营私。《南齐书·王奂传》:“ 安定郡蛮 先在郡赃私, 兴祖 既知其取与,即牒启, 奂 不问。”旧唐书·酷吏传下·敬羽:“太子少傅、宗正卿、 郑国公 李遵 ,为宗子通事舍人 李若冰 告其赃私,詔 羽 按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臺諫官员,看见同僉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清史稿·简仪亲王德沛传:“御史 朱续晫 劾 福建 巡抚 王士任 赃私,上疑不实,命 续晫 会鞫。”
分類:贪污营私
《漢語大詞典》:私义(私義)
(1).以私人关系为准则的个人道义。《商君书·画策》:“国乱者,民多私义;兵弱者,民多私勇。”韩非子·饰邪:“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於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罪沮,人臣之私义也。”战国策·赵策二:“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
(2).指个人合乎正义的行为。史记·游侠列传序:“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
《漢語大詞典》:便私
利于私门。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言曲以便私者,必信於重人矣。”
分類:利于
《漢語大詞典》:私忿
同“ 私愤 ”。 个人的怨恨。后汉书·儒林传上·孔僖:“徒肆私忿,以快其意。” 宋 苏轼 《乞外补回避贾易札子》:“ 易等 但务快其私忿,苟可以倾臣,即不顾一方生灵坠在沟壑。”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人郑人入郕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假王命以逞其私忿,抗王威以肆其不臣,甚矣, 郑庄公 之不道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七)》:引 梦苏 文“倘若以个人的私忿,而杀害外侨,这比较杀害自国人民,罪加一等。”
分類:个人怨恨
《漢語大詞典》:私怀(私懷)
(1).私自想念。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闇然而冥,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
(2).犹私衷。个人的心情。 唐 韦应物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诗:“俯惊鬢已衰,周览昔所娱。存没惻私怀,迁变伤里閭。”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朕顾兹小寇,终不贷刑。亦知 晏实 是卿爱弟,将申大义,在抑私怀。”
《國語辭典》:私事  拼音:sī shì
1.个人的事。《孟子。滕文公上》:「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不是官差,是办自己私事去了。」也称为「私务」。
2.隐密不愿公开的事。《红楼梦》第四三回:「原来宝玉心里有件私事,于头一日就吩咐茗烟:『明日一早要出门,备下两匹马在后门口等著。』」
《漢語大詞典》:私为(私爲)
为个人利益所行之事。管子·形势解:“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相怨。”
分類:个人利益
《國語辭典》:私言  拼音:sī yán
个人的言论、见解。唐。韩愈 原道:「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漢語大詞典》:私愿(私願)
个人的愿望。汉书·贡禹传:“不胜私愿,愿乞骸骨。”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繇书》:“私愿不果,饥渴未副。” 晋 何劭 《赠张华》诗:“私愿偕黄髮,逍遥紵琴书。” 清 李渔 《蜃中楼·辞婚》:“如今公心未遂,私愿先守。”
分類:个人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