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拉山头
见利忘义
结党营私
借公行私
昧私
利色
利令智昏
《國語辭典》:拉山头(拉山頭)  拼音:lā shān tóu
比喻在组织内部搞小团体,培养自己的势力。如:「不要因为拉山头而破坏了整体的和谐。」
《國語辭典》:见利忘义(見利忘義)  拼音:jiàn lì wàng yì
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唐。王勃 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绝,轻进苟动,见利忘义,虽上一阶履半级,何足恃哉!」《三国演义》第三回:「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
分類:私利道义
《國語辭典》:结党营私(結黨營私)  拼音:jié dǎng yíng sī
互相勾结以谋求私利。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
《漢語大詞典》:借公行私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见善忘举者妬,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譎,借公行私者佞。”
《漢語大詞典》:昧私
贪图私利。宋书·天文志三:“ 袁悦 昧私苟进,交遘王相,扇扬朋党。”
《漢語大詞典》:利色
私利与情欲。 汉 王充 论衡·本性:“一岁婴儿,无争夺之心,长大之后,或渐利色。”
分類:私利情欲
《國語辭典》:利令智昏  拼音:lì lìng zhì hūn
被利欲迷惑,使得理智昏乱。《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太史公曰》:「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禁不得这班小人,在旁边唆拨,难免他利令智昏呢!」也作「欲令智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