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8,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离人
迷离
离思
陆离
离宫
离披
离忧
离恨
离筵
离家
离心
离居
离亭
分离
离怀
《漢語大詞典》:离人(離人)
(1).谓超脱人世。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於独也。”
(2).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敬哉离人,临路悽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宋 魏夫人 《菩萨蛮》词:“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郁达夫 《过去》:“两旁店家的灯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离人的孤独的情怀。”
《國語辭典》:迷离(迷離)  拼音:mí lí
模糊难以分辨的样子。《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对著那河里烟雾迷离,两岸人家都点上了灯火,行船的人往来不绝。」
《漢語大詞典》:离思(離思)
离别后的思绪。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嗟离思之难忘,心惨毒而含哀。”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 荆 江 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 明 李氏 《江楼留别》诗:“西风 扬子江 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梁启超 《奉怀南海先生星加坡兼敦请东渡》诗:“近闻作计又图南,渺渺离思孰可堪。”
分類:离别思绪
《國語辭典》:陆离(陸離)  拼音:lù lí
1.参差分散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文选。扬雄。甘泉赋》:「声駍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
2.长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3.美玉。《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國語辭典》:离宫(離宮)  拼音:lí gōng
1.古代帝王出巡时的行宫。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元。萨都剌 百字令。石头城上词:「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2.星官名。由六颗星组成,属室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离宫六星,天子之别宫,主隐藏休息之所。」
《漢語大詞典》:离南(離南)
(1).南方。 宋 苏轼 《辨道歌》:“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查慎行 注引《参同契》注:“子居北,北乃坎之正位。午居南,南乃离之正位。”
(2).草名。又名通脱木,俗称通草。尔雅·释草:“离南,活莌。” 郭璞 注:“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茎中有瓤正白。”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通脱木﹝释名﹞引 苏颂 曰:“尔雅:‘离南,活莌。’即通草也。”
《國語辭典》:离披(離披)  拼音:lí pī
零落分散的样子。《楚辞。宋玉。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唐。白居易〈冬夜〉诗:「冷落灯火闇,离披帘幕破。」
《漢語大詞典》:离忧(離憂)
(1).忧伤。《楚辞·九歌·山鬼》:“风颯颯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马茂元 注:“离忧,就是忧愁的意思。 楚 地方言。” 明 刘基 《感寓》诗之三:“稻粱日萧索,风雨徒离忧。” 明 陈子龙 《丙子九日中同客宴集》诗:“众芳满眼不忍醉,萧条日月徒离忧。”
(2).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司马贞 索隐引 应劭 曰:“离,遭也。”《楚辞·刘向〈九叹·离世〉》:“哀僕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王逸 注:“言己不自念惜身之放逐,诚哀僕御之夫,坎然恚恨,以数逢忧患,无已时也。”
(3).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唐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诗:“ 李 杜 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仇兆鳌 注:“离忧,离别生忧也。” 宋 秦观 《江城子》词:“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金 元好问 《过皋州寄聂侯》诗:“别后故人应念我,一诗聊与话离忧。”
《國語辭典》:离恨(離恨)  拼音:lí hèn
离别的忧愁和怨恨。唐。贾至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诗:「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漢語大詞典》:离筵(離筵)
(1).饯别的宴席。 唐 杜甫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文之任》诗:“客间头最白,惆悵此离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离筵已散,再留恋应无计。” 刘国钧 《饯春词》:“离筵惆悵日西斜,客舍留青转自嗟。”
(2). 唐 代新进士在 曲江 举行的宴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宴名:“大相识……关醼(此最大宴,亦谓之离筵)。”参见“ 离会 ”。
《國語辭典》:离会(離會)  拼音:lí huì
1.两国君主会议时,意见相左、各说各话。《谷梁传。定公十年》:「公至自颊谷,离会不致。」
2.分离会合。南朝梁。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邦壤虽殊,离会难测。」
《国语辞典》:离家(离家)  拼音:lí jiā
离开自己的家园。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國語辭典》:离心(離心)  拼音:lí xīn
1.心志相违,不能合作同心。《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刘君新破,士卒离心,某欲自往收拾馀众,以助明公。」《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世兄说出这些败兴话来,弄得大众离心。」
2.离开中心。如:「离心作用」。
《漢語大詞典》:离居(離居)
(1).离开居处,流离失所。语出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孔颖达 疏:“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安定之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述离居,则愴怏而难怀。” 李大钊 《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
(2).散处;分居。《诗·小雅·雨无正》:“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勩。” 郑玄 笺:“长官之大夫於王流于 彘 而皆散处。”左传·文公十六年:“夫 麇 与 百濮 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 百濮 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 唐 宋之问 《江南曲》:“妾住 越 城南,离居不自堪。” 明 高启 《拟古》诗之二:“上有离居妇,哀歌抚弦琴。” 清 纳兰性德 《岁晚感旧》诗:“时序忽云暮,离居倍悄然。”
(3).犹离房,别室。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鬱紆将难进,亲爱在离居。”
(4).犹放弃、停止。庄子·山木:“ 鲁侯 曰:‘吾学先王之道,脩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 崔譔 本无离字,而以居字连上句读,当从之。《吕览·慎人篇》‘胼胝不居’, 高诱 训居为止。‘无须臾居’者,无须臾止也,正与上句行字相对成义。学者不达居字之旨,而习於《中庸》‘不可须臾离’之文,遂妄加离字,而居字属下读,失之矣。”
(5).指隐居者。《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王逸 注:“离居,谓隐者也。”
《漢語大詞典》:离亭(離亭)
古代建于离城稍远的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古人往往于此送别。 南朝 陈 阴铿 《江津送刘光录不及》诗:“泊处空餘鸟,离亭已散人。” 宋 徐昌图 《临江仙》词:“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清 吴伟业 《别丁飞涛兄弟》诗:“把君诗卷过扁舟,置酒离亭感旧游。”
《國語辭典》:分离(分離)  拼音:fēn lí
1.分开。汉。枚乘〈七发〉:「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然皆伏鈇婴钺,首腰分离。」
2.离别。南朝宋。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悟对无厌歇,聚散成分离。」《西游记》第三○回:「郎君啊!你怎么今日说起这分离的话?」
《漢語大詞典》:离怀(離懷)
(1).离人的思绪;离别的情怀。 唐 牟融 《客中作》诗:“异乡岁晚悵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 宋 柳永 《夜半乐》词:“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 邓 褚 两家,忙着送别,一边行色匆匆,一边离怀耿耿。” 贺锦斋 《安乡军中思弟》诗:“战地思人人不见,离怀时逐雁西翔。”
(2).离开母体。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他太夫人正要分娩,恍惚中见一隻吊睛白额虎扑进房来,吃了一惊。恰好这 纪献唐 离怀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