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远世(遠世)
久远之年代;数世以前。《韩诗外传》卷四:“上比远世,未至绞颈射股也。”孔丛子·答问:“远世之王,於我何有。”
远离尘世,避世。 唐 韦应物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诗:“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漢語大詞典》:遐踪(遐蹤)
亦作“ 遐踪 ”。
(1).先贤的事迹。 晋 陆云 《赠顾骠骑后诗·有皇》:“徽音鑠颖,邈矣遐踪。”《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慷慨遐踪,有愧高旨。” 李善 注:“言心慷慨,慕古贤之远踪。” 唐 李百药 《劝封禅表》:“听万岁之逸响,绍千载之遐踪。” 宋 曾巩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赧表》:“振千龄之垂绪,绍 三代 之遐踪。”
(2).踪影远离尘世。谓隐遁或修道。 元 揭傒斯 《杂诗四首寄彭通复》之四:“脉脉我所思, 彭氏 躡遐踪。婉婉若处子,未曾出房櫳。” 明 陈子龙 《灵隐寺》诗:“遐踪愜幽径,赏心淡栖迟。明霞带高馆,乳桐拂华榱。”
《漢語大詞典》:超俗
(1).避开世俗;脱离尘世。 汉 王逸 《九思·守志》:“攄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养神。”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始悟超俗之理,非庸琐所见矣。” 宋 范成大 《次韵李子永见访》之一:“混俗休超俗,居家似出家。”
(2).出众;超越凡俗。《歧路灯》第七回:“ 东宿 看见两箇学生品貌超俗,早已喜不自胜。” 严复 《救亡决论》:“超俗之士,厌制艺则治古文词;恶试律则为古今体。”
《國語辭典》:离垢(離垢)  拼音:lí gòu
佛教用语。远离烦恼尘垢。《维摩诘经。卷上》:「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南朝梁。王僧孺〈初夜文〉:「大招离垢之宾,广集应真之侣。」
《國語辭典》:霞表  拼音:xiá biǎo
云霞之上。极言其高。唐。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漢語大詞典》:超物
谓离尘脱俗,超然物外。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 东方曼倩 、 管公明 、 郭景纯 俱以奇才挟神术……若其超物之哲, 曼倩 为最, 公明 次之, 景纯 下矣。”
《漢語大詞典》:逃俗
避离尘俗;避世。 明 袁宗道 《是日登寺楼甚幽诸公拟借为社遂各施买酒馀钱付僧葺窗槛并志》诗:“无处堪逃俗,高楼远市廛。”
《漢語大詞典》:冥灭(冥滅)
(1).佛教语。犹寂灭,涅槃。 南朝 梁武帝 《摩诃般若忏文》:“诸佛以慈悲之力,开方便之门,教之以遣荡,示之以冥灭,百非俱弃,四句皆亡。” 唐 孟浩然 《还山贻湛法师》诗:“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2).犹泯灭。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古诗》:“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 唐 刘希夷 《洛川怀古》诗:“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昔时歌舞臺,今成狐兔穴。” 宁调元 《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
(3).销声匿迹。形容隐逸者远离尘世。后汉书·逸民传赞:“江海冥灭,山林长往,远性风疎,逸情云上。”
《国语辞典》:飞遁离俗(飞遁离俗)  拼音:fēi dùn lí sú
隐退而远离尘俗。《文选。曹植。七启》:「飞遁离俗,澄神定灵。」也作「飞遁离俗」、「肥遁鸣高」。
《国语辞典》:违世遁俗(违世遁俗)  拼音:wéi shì dùn sú
远离尘世,潜隐不出。汉。王粲〈七释〉:「潜虚丈人,违世遁俗。」
《国语辞典》:羽化登仙  拼音:yǔ huà dēng xiān
人得道而飞升成仙。形容人远离尘嚣,飘洒如临仙境。宋。苏轼〈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作「羽化飞天」。
《国语辞典》:羽化飞天(羽化飞天)  拼音:yǔ huà fēi tiān
人得道而飞升成仙。形容人远离尘嚣,飘洒如临仙境。《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也作「羽化登仙」。
《国语辞典》:饮露餐风(饮露餐风)  拼音:yǐn lù cān fēng
以风、露水为食。形容远离尘世间的生活。《孤本元明杂剧。破风诗。第三折》:「虽然形状不寻常,饮露餐风易隐藏。因走绿杨堤畔路,惟闻千树吼斜阳。」也作「饮风餐露」。
《国语辞典》:超然远引(超然远引)  拼音:chāo rán yuǎn yǐn
旷达澹泊,远离尘世。清。姚鼐〈伍子胥论〉:「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超然远引,而子胥乃恋恋不去,终以谏死于吴。」也作「超然远举」。
《国语辞典》:超然远举(超然远举)  拼音:chāo rán yuǎn jǔ
旷达澹泊,远离尘世。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也作「超然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