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禾黍高低
 
闵周
  
黍稷叹
  
故宫离黍
 
离宫禾黍
 

《毛诗正义》卷四之一〈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

例句

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 刘禹锡 三阁辞四首之三

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方干 过黄州作

黍稷闻兴叹,琼瑶畏见投。 武元衡 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

回首三分国,何人赋黍离。 殷尧藩 张飞庙

经过词客空惆怅,落日寒烟赋黍离。 牟融 司马迁墓

宫馆馀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许浑 姑苏怀古

因高一回首,还咏黍离歌。 许浑 广陵道中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许浑 故洛城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许浑 金陵怀古

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 韦庄 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

乡园不可问,禾黍正离离。 韦庄 南游富阳江中作

《國語辭典》:离宫(離宮)  拼音:lí gōng
1.古代帝王出巡时的行宫。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元。萨都剌 百字令。石头城上词:「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2.星官名。由六颗星组成,属室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离宫六星,天子之别宫,主隐藏休息之所。」
《漢語大詞典》:离南(離南)
(1).南方。 宋 苏轼 《辨道歌》:“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查慎行 注引《参同契》注:“子居北,北乃坎之正位。午居南,南乃离之正位。”
(2).草名。又名通脱木,俗称通草。尔雅·释草:“离南,活莌。” 郭璞 注:“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茎中有瓤正白。”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通脱木﹝释名﹞引 苏颂 曰:“尔雅:‘离南,活莌。’即通草也。”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观(離宫别觀)
见“ 离宫别馆 ”。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馆(離宫别館,離宫别舘)
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一本作“ 离宫别舘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离宫别馆之所在,车辙马跡之所向,咸堑山而陻谷。”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 子胥 不见戮,则 吴 之离宫别馆至於今可存。”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离宫别馆连云起,此事蚤传 越王 耳。”亦作“ 离宫别观 ”、“ 离宫别窟 ”。史记·大宛列传:“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以 崑崙 为宫,亦有离宫别窟。”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馆(離宫别館,離宫别舘)
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一本作“ 离宫别舘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离宫别馆之所在,车辙马跡之所向,咸堑山而陻谷。”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 子胥 不见戮,则 吴 之离宫别馆至於今可存。”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离宫别馆连云起,此事蚤传 越王 耳。”亦作“ 离宫别观 ”、“ 离宫别窟 ”。史记·大宛列传:“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以 崑崙 为宫,亦有离宫别窟。”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窟(離宫别窟)
见“ 离宫别馆 ”。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馆(離宫别館,離宫别舘)
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一本作“ 离宫别舘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离宫别馆之所在,车辙马跡之所向,咸堑山而陻谷。”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 子胥 不见戮,则 吴 之离宫别馆至於今可存。”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离宫别馆连云起,此事蚤传 越王 耳。”亦作“ 离宫别观 ”、“ 离宫别窟 ”。史记·大宛列传:“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以 崑崙 为宫,亦有离宫别窟。”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寝(離宫别寢)
见“ 离殿别寝 ”。
《漢語大詞典》:离殿别寝(離殿别寢)
犹言离宫别馆。后汉书·班固传上:“徇以离殿别寝,承以崇臺閒馆,焕若列星,紫宫是环。”一本作“ 离宫别寝 ”。
分類:离宫别馆
《分类字锦》:离宫正色(离宫正色)
朱之藩《金鱼诗》:丙穴灵源随地涌,离宫正色自天钟。
《國語辭典》:贰室(貳室)  拼音:èr shì
天子的离宫、副宫。《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
《漢語大詞典》:离馆(離館)
离宫。 南朝 宋 范晔 《宦者传论》:“帝数宴后庭,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宦人主之。”
分類:离宫
《漢語大詞典》:离殿(離殿)
犹离宫。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裘冕类禋郊,卜揆崇离殿。”
分類:离宫
《漢語大詞典》:贰宫(貳宫)
(1).离宫;副宫。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尧 于是见 舜 于贰宫,设饗礼,迭为宾主,南面而问政。”
(2).指君主接待贤人之所。《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我大 齐 之握机创歷,诞命建家,接礼贰宫,考庸太室。” 李周翰 注:“贰宫,天子接礼贤人之所也。”
《漢語大詞典》:离观(離觀)
离宫。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往往缮离观,东临 霸滻 ,西望 昆明 。”
分類:离宫
《漢語大詞典》:謻宫
离宫。金史·礼志八:“盘固高明,謻宫斯奠。”
分類:离宫
《國語辭典》:甘泉  拼音:gān quán
1.滋味甜美的泉水。《三国演义》第八九回:「倘上天不绝大汉,即赐甘泉,若气运已终,臣亮等愿死此处。」
2.县名。在陕西省。旧属延安府。
3.一座秦代的离宫。位于陕西省淳化县甘泉山上,汉武帝时曾有扩建。《文选。张衡。东京赋》:「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
4.东汉扬雄所作赋名。记孝成帝祀于甘泉宫的威仪。《文选。徐敬业。古意詶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甘泉警烽候,上谷拒楼兰。」
《國語辭典》:章台(章臺)  拼音:zhāng tái
1.战国时秦王所建的亭台。位于今陕西省长安故城西南。
2.汉代长安内的一条街。
3.妓女聚集的地方。
《國語辭典》:黍离(黍離)  拼音:shǔ lí
1.《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黍离,闵宗周也。」一说此为行役者伤时之诗。首章二句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2.《诗经。王风。黍离》为行役者伤时的感慨,后用来形容苍凉荒芜景象。宋。文及翁〈贺新郎。一勺西湖水〉词:「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
分類:感慨亡国
《漢語大詞典》:离黍(離黍)
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宗 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于宗 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以“离黍”为慨叹亡国之典。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梦绕神州路,悵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截发》:“离黍秋风,休思故苑。” 清 高其倬 《碧云寺》诗:“ 殷 墟歌《离黍》,鉴之者 有周 。” 黄墨谷 《李清照评论》:“南渡后,词人既有故国离黍之悲,又有悼亡之疼。”
分類:慨叹亡国
《國語辭典》:黍稷  拼音:shǔ jì
高粱。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今酝黍稷,据尊罍,骄妻妾矣。」
《國語辭典》:黍离麦秀(黍離麥秀)  拼音:shǔ lí mài xiù
黍离,形容苍凉荒芜的景象。参见「黍离」条。麦秀,比喻怀念故国。参见「麦秀」条。黍离麦秀用来感叹亡国。《清史稿。卷五○○。遗逸传一。庄元辰传》:「陛下试念两都黍离麦秀之悲,则居处必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