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离子(離子)  拼音:lí zǐ
指原本中性的原子或分子,因吸附电子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的粒子。
《漢語大詞典》:离朱(離朱)
(1).即 离娄 。庄子·骈拇:“是故駢於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 离朱 是已。”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 离朱 , 黄帝 时人,百步见秋毫之末。一云见千里鍼锋。孟子作 离娄 。”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三:“臣闻飞轡西顿,则 离朱 与矇瞍收察;悬景东秀,则夜光与珷玞匿耀。”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乏 离朱 之明,昧 王戎 之视。”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如今末刼浇薄,世上人只为功名一事,颠倒倒颠的瞎眼人,强做 离朱 。”参见“ 离娄 ”。
(2).传说中的神禽。山海经·海外南经:“ 狄山 , 帝尧 葬于阳, 帝嚳 葬于阴。爰有熊、羆、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袁珂 校注:“ 郭璞 云:‘﹝离朱﹞木名也,见庄子。今图作赤乌。’案:‘离朱在熊、羆、文虎、蜼、豹之间,自应是动物名。 郭 云木名,误也。此动物维何?窃以为即日中踆乌(三足乌)…… 郭 注云今图作赤乌者,盖离朱之古图象也。是乃日中神禽即所谓踆乌、阳乌或金乌者。’”
分類:神禽
《国语辞典》:郁离子(郁离子)  拼音:yù lí zǐ
书名。明刘基撰。基仕元不得志,遁青田山中,著此;离为火,文明之象,命名取文明郁郁之意。
《國語辭典》:阳离子(陽離子)  拼音:yáng lí zǐ
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如钠离子、铜离子等。也称为「正离子」。
《国语辞典》:阴离子界面活性剂(阴离子界面活性剂)  拼音:yīn lí zǐ jiè miàn huó xìng jì
溶于水时,亲水基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之界面活性剂。如肥皂、清洁剂等都是。
《国语辞典》:阴离子(阴离子)  拼音:yīn lí zǐ
带有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硫酸根等。又称为「负离子」。
《国语辞典》:钠离子(钠离子)  拼音:nà lí zǐ
若从钠原子最外的电子层逸出一个电子,即成为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如:「人体中钠离子的浓度高低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
《漢語大詞典》:负离子(負離子)
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等。 金平 《停电》:“那就是负离子发射的频率。”
分類:离子硝酸
《漢語大詞典》:等离子态(等離子態)
物理学用语。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即物质的等离子体状态。高温、强大的紫外线,x射线和丙种射线等都能使气态物质变成等离子态。
《漢語大詞典》:等离子体(等離子體)
物理学用语。由正离子、游离电子组成的物体,不带电,导电性强,强电流通过时,因电磁作用会发生剧烈收缩,而产生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
《國語辭典》:妻离子散(妻離子散)  拼音:qī lí zǐ sàn
家人离散,不能团聚。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致勇第七》:「不幸而死,妻离子散,香火萧然,万事瓦解。」
《漢語大詞典》:离子键
依靠正离子或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产生的化学键,如氯化钠(NaCl)分子中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之间的键,也叫“电价键”
《漢語大詞典》:慢水
指碱性水或含有某些重金属离子的水。参见“ 急水 ”。
《漢語大詞典》:急水
指常水或酸性水。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六:“二 广 有草名胡蔓,以急水吞之即死,慢水即缓死。”按,胡蔓指马钱科的胡蔓藤,俗称断肠草(与 江 南所称断肠草的雷公藤不同),含有剧毒成分钩吻碱。如将胡蔓与常水或酸性水同服,此种生物碱易于溶出,中毒反应就会较快出现。如与慢水(碱性水或含有某些重金属离子之水)同服,其有毒成分不易溶解,可延缓肠道内的吸收过程,中毒反应较慢出现。
分類:酸性
《国语辞典》:光压(光压)  拼音:guāng yā
光照射在物体上所产生的压力。彗星背向太阳的离子尾即因太阳的光压所造成。
《漢語大詞典》:抽送
靠消耗能量而沿着和浓度梯度相反的方向输送(如离子)
《国语辞典》:肾结石(肾结石)  拼音:shèn jié shí
病名。因血液中钙离子过多,在经过肾脏时沉淀析出,形成有机或无机的钙化合物,停留在肾脏中,状如细石,故称为「肾结石」。严重时会出现疼痛、血尿、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