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离颜(離顔)
离别时的惆怅表情。 唐 武之衡 《摩诃池送李侍御之凤翔》诗:“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酒换离颜。” 明 曹学佺 《送陈民部出守思州》诗:“西风萧瑟动离颜,一树衰杨不剩攀。”
《漢語大詞典》:生别离(生别離)
难以再见的离别。《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孔子家语·颜回》:“ 回 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而已,又有生别离者也。” 唐 孟云卿 《生别离》诗:“结髮生别离,相思復相保。”
分類:再见离别
《国语辞典》:间别(间别)  拼音:jiàn bié
1.离别、分别。《董西厢》卷八:「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恓惶苦,想旧日雨踪云迹,枉教做话说。」《孤本元明杂剧。单刀会。第四折》:「今日故友每才相见,休著俺弟兄每相间别。」
2.与众不同。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你道是报一声著官人远接,这船儿上有五十座笙歌间别。」
《漢語大詞典》:离襟(離襟)
借指离人的思绪或离别的情怀。 唐 骆宾王 《送宋五之问》诗:“欲諗离襟切,歧路在他乡。” 宋 梅尧臣 《送玉妆》诗:“明日车马北,岂不动离襟。”
《漢語大詞典》:离言(離言)
离别时说的话。 南朝 梁 何逊 《送韦司马别》诗:“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唐 皇甫冉 《曾东游以诗寄之》:“出郭离言多,迴车始知远。”
分類:离别时说
《国语辞典》:唱阳关(唱阳关)  拼音:chàng yáng guān
阳关三叠,为古人的送别曲。唱阳关比喻离别。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别时容易见时难,怕唱阳关,莫唱阳关。」
分类:送别离别
《漢語大詞典》:别魂
离别的情思。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知离梦之躑躅,意别魂之飞扬。” 唐 杜甫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诗:“游目俯大 江 ,列筵慰别魂。” 唐 崔涂 《巫山旅别》诗:“无限别魂招不得,夕阳西下水东流。”
分類:离别情思
《分类字锦》:形留
陆云 荅兄机诗 神往同逝感,形留悲参商。
分类:离别
《分类字锦》:离云(离云)
钱起 山下别杜少府诗 离云愁出岫,去水咽分溪。
分类:离别
《漢語大詞典》:好乖
容易乖违。多指离别,不如意。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序:“人事好乖,便当语离。” 宋 陈师道 《寒夜有怀晁无斁》诗:“人事虽好乖,吾生亦多忤。”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天时不齐,人事好乖。一夫顿困不足道,而国事不竞,哀哉!”
《漢語大詞典》:别怨
离别的忧愁。 唐 杜审言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诗:“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宋 张先 《芳草渡》词:“歌时泪,和别怨,作秋悲。”
分類:离别忧愁
《漢語大詞典》:勺药(勺藥)
即芍药。古人离别常用以相赠。《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 毛 传:“勺药,香草。” 陆德明 释文:“芍药,香草也。《韩诗》云:‘离草也。’”
(1).五味调料的合剂。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勺药之和具而后御之。” 颜师古 注:“勺药,香草名。其根主和五藏,又辟毒气,故合之於兰桂以助诸食,因呼五味之和为勺药耳。”文选·枚乘〈七发〉:“於是使 伊尹 煎熬, 易牙 调和,熊蹯之臑,勺药之酱……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李善 注引 韦昭 《上林赋》注:“勺药和齐咸酸美味也。”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两厢铺氍毹,五鼎调勺药。”勺,一本作“ 芍 ”。
(2).调味;调和。 汉 王充 论衡·谴告:“酿酒於罌,烹肉於鼎,皆欲气味调得也。时或咸苦酸淡不应口者,犹人勺药失其和也。” 唐 萧邺 《岭南节度使韦公神道碑》:“拜京兆尹。京师称难治者……公能勺药其间,妥然无一事。”
《漢語大詞典》:折麻
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后以“折麻”喻离别思念之情。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唐 钱起 《游辋川至南山寄谷口王十六》诗:“折麻定延佇,乘月期招寻。”
分類:离别思念
《國語辭典》:别赋(別賦)  拼音:bié fù
文章名。南朝梁江淹作,历述各种离别之情。文中藉由不同的人事与背景,描绘出慷慨壮烈或缠绵悲切等不同的心理状态,全文充满感伤情调,为人传诵。
《漢語大詞典》:叙离(敍離)
亦作“叙离”。犹叙别。叙述离别之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嵇康 絶交,实志高而文伟矣; 赵至 叙离,乃少年之激切也。”
分類:叙述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