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田禄
谷禄
禄丰
禄爵
大禄
禄祚
禄入
安禄山
禄粟
禄令
禄次
公禄
致禄
命禄
奉禄
《漢語大詞典》:田禄
(1). 先秦 卿大夫的俸给来自采地或公田,故称田禄。礼记·曲礼下:“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 孙希旦 集解“田禄者,大夫、士各有采地,无采地者,其禄亦皆出於公田之所入。”《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蒯得 被 先克 以军事夺其田禄,中怀怨望。”
(2).泛指俸禄。宋书·良吏传·阮长之:“时郡县田禄,以芒种为断。此前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后人,此后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前人。”宋史·颜复传:“ 復 因上五议,欲专其祠饗,优其田禄。”
《漢語大詞典》:谷禄(穀禄)
犹俸禄。古代以谷量计俸禄的高下。管子·立政:“修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穀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荀子·王霸:“心好利,而穀禄莫厚焉。”
《骈字类编》:禄丰(禄丰)
管子爵尊则肃士禄丰则务施
《漢語大詞典》:禄爵
俸给和爵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郑玄 注:“禄,所以受食;爵,秩次也。”国语·晋语九:“ 穆子 召之曰:‘ 鼓 有君矣,尔心事君,吾定而禄爵。’”墨子·耕柱:“今 卫 君无道,而贪其禄爵。”史记·秦本纪:“事 虞 君, 蹇叔 止臣。臣知 虞 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
分類:俸给爵位
《漢語大詞典》:大禄
厚禄。国语·鲁语上:“ 苦成氏 有三亡:少德而多宠,位下而欲上政,无大功而欲大禄,皆怨府也。”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 郑玄 注:“言臣受禄各用其德也。”
分類:厚禄
《國語辭典》:禄祚(祿祚)  拼音:lù zuò
福禄与寿命。《三国演义》第二九回:「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
分類:福禄
《漢語大詞典》:禄入
俸禄收入。 宋 曾巩 《开府仪同三司制》:“朕顺于旧典,考正官仪,惟是首于文阶,是用制其禄入。”
分類:俸禄收入
《国语辞典》:安禄山(安禄山)  拼音:ān lù shān
人名。(西元?~757)唐营州柳城人(今河北省旧永平府境)。胡人,本姓康,初名阿荦山,又作轧荦山。忮忍多智,善臆测人情,通六蕃语。天宝末,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举兵反,陷洛阳,入长安,称燕帝,寻为其子庆绪所杀。
《漢語大詞典》:禄粟
即禄米。 宋 韩驹 《送子飞弟归荆南》诗:“二升糴禄粟,丑婢羹荼蓼。”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英州野桥》:“先公謫居 英州 ,无禄粟以食,日糴於市。”参见“ 禄米 ”。
分類:禄米
《國語辭典》:禄米(祿米)  拼音:lù mǐ
官吏的秩禄米。《三国演义》第八四回:「仍给禄米以养之。」《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二先生道:『这是家兄的禄米一石。』」
《漢語大詞典》:禄令
古代国家颂布禄俸的律令。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宰臣 魏杞 等奏:‘岂有加封而反无请俸?’上曰:‘禄令如此,朕不欲破例。’”
《漢語大詞典》:禄次
犹禄位。左传·哀公十六年:“余嘉乃成世,復尔禄次。” 宋 王安石 《熊本转著作佐郎》:“往践禄次,盖将有补于时。”
分類:禄位
《漢語大詞典》:公禄
犹俸禄。南史·顾觊之传:“其家人絶灭者, 宪之 出公禄使纪纲营护之。”
分類:俸禄
《漢語大詞典》:致禄
(1).给予俸禄。墨子·耕柱:“﹝ 高石子 ﹞见 子墨子 曰:‘ 卫君 以夫子之故,致禄甚厚,设我於卿。’”
(2).归还爵禄。即辞官。国语·鲁语下:“ 子冶 归,致禄而不出。” 韦昭 注:“致,归也。归禄,还采邑也。”
《漢語大詞典》:命禄
禄食运数。星相家指人与生俱来的富贵贫贱、生死寿夭的运数。 三国 魏 曹操 《上言破袁绍》:“大将军 鄴侯 袁绍 前与 冀州 牧 韩馥 ,立故大司马 刘虞 ,刻作金璽,遣故 任 长 毕瑜 诣 虞 ,为説命禄之数。”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尚书雪冤狱:“冤楚相縈,殆将溘尽,命禄未絶, 洛 尹更任,则衔血齎冤。”参见“ 命运 ”。
《國語辭典》:命运(命運)  拼音:mìng yùn
天命气运。《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怎奈各人的命运不同,一边是顶头上司,现任的抚台。」也作「命途」、「命数」。
《國語辭典》:奉禄(奉祿)  拼音:fèng lù
俸禄。《汉书。卷八。宣帝纪》:「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