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禁肉
谓佛家禁忌肉食。 南朝 梁 沈约 《究竟慈悲论》:“及晚説大典,弘宣妙训,禁肉之旨,载现於言,黜繒之义,断可知矣。”
《漢語大詞典》:忌祟
迷信谓禁忌鬼神作祸。 三国 魏 嵇康 《宅无吉凶摄生论》:“凡以忌祟治家者,求富而其极皆贫。故有‘知星宿,衣不覆’之谚。古言无虚,不可不察也。” 三国 魏 嵇康 《宅无吉凶摄生论》:“尝有不知蚕者,出口动手,皆为忌祟,不得蚕滋甚,为忌祟滋多,犹自以犯之也。”
《漢語大詞典》:九丑(九醜)
(1).九种视为丑恶的行为。逸周书·大匡:“昭明九则,九丑自齐。”逸周书·文政:“九丑:思勇丑忘,思意丑变,思义丑□,思治丑乱,思固丑转,思信丑奸,思让丑残,思行丑顽,思仁丑舋。”
(2).指禁忌之凶日。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子胥 曰:‘今年七月辛亥……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而临亥,大吉得辛为九丑,又与白虎并重。有人若以此首事,前虽小胜,后必大败。天地行殃,祸不久矣!’”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明日正是四耗、九丑之日,合起大风,眼见得都该渰死了的。”
(3).指凶神恶煞。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罗池石刻》:“ 龙城 柳,神所守。驱厉鬼,山左首;福土氓,制九丑。”
《国语辞典》:药签(药签)  拼音:yào qiān
向神佛求得的治病签条。上面写有科别、签号、药方名称、分量、禁忌、处方。
《國語辭典》:蚕禁(蠶禁)  拼音:cán jìn
养蚕忌受风害,因此成长期间养蚕户中止一般社交活动,称为「蚕禁」。明。谢肇浙〈西吴枝乘〉:「吴兴以四月为蚕月,家家闭户,官府勾摄、徵收及里闬往来庆吊,皆罢不行,谓之蚕禁。」
分類:养蚕禁忌
《國語辭典》:蚕忌(蠶忌)  拼音:cán jì
养蚕时所应禁忌的事。见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服》。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分類:养蚕禁忌
《漢語大詞典》:忌禁
禁忌,忌讳。后汉书·郭镇传:“时人罔忌禁者,多谈为证焉。”
分類:禁忌忌讳
《漢語大詞典》:忌忤
触犯禁忌。旧唐书·柳泽传:“虽木朴忌忤,愿恕之以直,开諍諫之路也。”
《國語辭典》:开戒(開戒)  拼音:kāi jiè
解除戒律。引申为对于已经戒绝的不良习惯重新再犯,或解除生活上的禁忌。如戒酒以后再喝;戒烟以后再抽。如:「同事们不断劝酒,让我招架不住,只好开戒了。」
《漢語大詞典》:月讳(月諱)
指月内应禁忌的事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牀荐席,及忌盖屋……俗人月讳,何代无之,但当矫之归于正耳。”
《漢語大詞典》:四耗九丑(四耗九醜)
星命家认为有冲克禁忌的凶日。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驾着渔船一隻,过江逃难,明日正是四耗九丑之日,合起大风,眼见得都该渰死了的。”
《漢語大詞典》:限忌
限制和禁忌。南史·王僧孺传:“ 南海 俗杀牛,曾无限忌, 僧孺 至便禁断。”
分類:限制禁忌
《国语辞典》:知觉防卫(知觉防卫)  拼音:zhī jué fáng wèi
给予社会上视为禁忌的刺激,纵使其强度已达感官上可以做反应的水准,但由于个人的防卫态度,会知觉不到所给予的禁忌刺激。
《国语辞典》:乾旦  拼音:qián dàn
戏曲中扮演女性角色的男演员。由于传统社会禁忌较多,女性不宜抛头露面,因此便由男性演员反串旦角。直至清末,始打破传统,逐渐出现符合性别的女旦角。
《漢語大詞典》:忌门(忌門)
旧时陋俗称自祭灶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至翌年正月初五日禁忌外姓妇女入门。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喜日定的是大年初六,既是好日子,又不用忌门。”
《漢語大詞典》:诗忌(詩忌)
作诗的禁忌。 清 何文焕 《〈历代诗话〉考索》:“製作繫乎声名。 茂秦 有‘诗忌’、‘诗奸’、‘诗諂’三则,足为恶俗针砭。”《诗刊》1977年第6期:“浅薄与晦涩,都是诗忌。”
分類:作诗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