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挂失(掛失)  拼音:guà shī
登记遗失,并声明作废或申请补领。如身分證遗失时,应到户政事务所登记遗失并申请补发。
《國語辭典》:当票(當票)  拼音:dàng piào
当铺发给典当物品者的凭据,可凭它赎回所押当的东西。《红楼梦》第五七回:「一语未了,忽见湘云走来,手里拿著一张当票。」也作「当票子」。
《國語辭典》:当铺(當鋪)  拼音:dàng pù
收取贵重物品以为抵押,而出借现款给典当者的店铺。《文明小史》第五八回:「其中有个姓施的,叫做施凤光,本是有家,家里开著好几个当铺。」也称为「质库」。
《漢語大詞典》:典票
典当衣物的票据,即当票。 清 褚人穫 《坚瓠五集·贫士徵》:“典票日增,质物日减。” 清 毛祥麟 《三略汇编·小刀会记略》:“ 章公 字 可元 ……囊固空,死后检其笥,惟典票数十张。”
《漢語大詞典》:賗票
方言。纳税的票据。 清 张慎仪 《蜀方言》卷下:“纳税之执照曰賗票。”
《國語辭典》:期票  拼音:qí piào
一种定期支付金钱的信用票据,可转让或附抵押品担保。
《漢語大詞典》:票照
指票据执照等证明文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赃私》:“情愿买者,当官具臣,批准上价,并不价外增溢分毫,官给印硃票照,即时管业。”《1950年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各级税务机关应建立会计、票照、解报、稽查、奖惩、会议、学习制度。”
《漢語大詞典》:票式
票据的格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三连串票者,纳粮花户执之以为据也……票式详列于左。”
分類:票据格式
《漢語大詞典》:票据交换所
同一城市中组织各银行每日定时将各自收到的票据集中进行交换以清算相互间债权债务的机构。票据交换后轧抵的差额,通过各银行在中央银行或当地管辖行的存款进行划帐清算。
《漢語大詞典》:票簿
票据簿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如银、钱兼收,票簿俱登填明白。”
分類:票据簿册
《國語辭典》:票根  拼音:piào gēn
各种票据的存根。如:「小华有收集各种票根的习惯。」
分類:票据
《漢語大詞典》:三联串票(三聯串票)
旧时征收田赋用的票据,格式与“三联单”相同。《清文献通考·田赋三》:“﹝ 雍正 八年﹞申明三联串票之法,令有漕地方画一通行,嗣后州县徵收粮米之时,预将各里各甲花户的名,填定联三版串,一给纳户执照,一给经承销册,一存州县查对。”详“ 三联单 ”。
《國語辭典》:三联单(三聯單)  拼音:sān lián dān
同式三张相联的单据。中有骑缝钤记并编号,徵收机关之凭单多用之。一为收据,一为解款凭据,一为存根。
《國語辭典》:联票(聯票)  拼音:lián piào
二联以上的票据,称为「联票」。
分類:票据票证
《漢語大詞典》:连票(連票)
(1).指两枚或两枚以上相连在一起的邮票。连票形式多种多样,有四方连(指四枚邮票连成方形,图案或全部相同,或各不相同),横连或直连,横三连或横双连,等等。有时邮票的图案连在一起时组成一个完整的大画面,分开时每枚邮票又是不同图案的小画面。
(2).指号码相连的钞票、票据等。《南京日报》1989.2.1:“头脑敏捷的小D算计:‘花钱买100张连票,一台朝思暮想的4星级冰箱不就笃定到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