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春祠
春季的祭祀。古代宗庙四时祭之一。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公羊传·桓公八年》“夏,五月,丁丑,烝” 唐 徐彦 疏:“ 周 之三月,乃是 夏 之孟月,自有春祠之礼。”
《漢語大詞典》:贤祠(賢祠)
供奉先贤的祠堂。 明 李开先 《谒范文正公祠》诗:“贤祠先一拜,野老谩相邀。”
《骈字类编》:祠山
明一统志祠山庙在直隶广德州横山旧志神姓张名渤吴兴人一云武陵龙阳人生西汉末游苕霅之间久之欲自长兴之荆溪凿河至广德以通舟楫工役将半遂遁于横山故人立祠祀之
《骈字类编》:山祠
唐 李益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漢語大詞典》:祠坛(祠壇)
祭场。史记·乐书:“常有流星经於祠坛上。”汉书·礼乐志:“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
《漢語大詞典》:斋祠(齋祠)
斋戒祭祀。汉书·丙吉传“逢清道羣鬭者” 唐 颜师古 注:“清道,谓天子当出,或有斋祠,先令道路清浄。”
分類:斋戒祭祀
《韵府拾遗 支韵》:大祠
唐书柳璟传时郊庙告祭差摄三公行事多以杂品璟为监察御史奏曰准开元二十三年敕宗庙大祠宜差左右丞相嗣王特进少保少傅尚书
《漢語大詞典》:庙祠(廟祠)
(1).祭于宗庙。韩非子·十过:“ 秦 得 韩 之都一,驱其练甲, 秦 韩 为一以南乡 楚 ,此 秦王 之所以庙祠而求也。”
(2).庙宇和祠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岸上竝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
《漢語大詞典》:祠祷(祠禱)
祭神乞福。 五代 王周 《巫庙》诗:“悉窣垂肸蠁,祠祷希安寧。”旧唐书·文艺传下·司空图:“ 图 布衣鳩仗,出则以女家人 鸞臺 自随。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漢語大詞典》:罢祠(罷祠)
谓免去祠禄官之职。 宋 朱熹 《落职罢宫祠谢表》:“臣寮论臣罪恶,乞赐睿断,褫职罢祠。”宋史·苏辙传:“ 崇寧 中, 蔡京 当国,又降朝请大夫,罢祠,居 许州 。”参阅宋史·职官志十
分類:免去祠禄
《國語辭典》:家祠  拼音:jiā cí
家族的宗庙。《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到了长行这日,公子便拜别家祠,叩谢父母,带了一行人等先行赴任。」
分類:祖庙宗祠
《國語辭典》:家庙(家廟)  拼音:jiā miào
私家所设立、供奉祖先神主的祠庙。《宋史。卷一○九。礼志十二》:「群臣家庙,本于周制,适士以上祭于庙,庶士以下祭于寝。」《红楼梦》第六三回:「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姐姐就请,让我去写回帖。」也称为「家祠」。
《漢語大詞典》:专祠(專祠)
为特定的人或神设立的祠宇。旧以有大功德于民者,得敕封神号专立祠庙。以身殉职或亲民之官,亦得在立功或原任地方建立专祠。
《骈字类编》:祠旁
唐书田游岩传游岩爱夷陵清溪止庐其侧长史李安期表其才召赴京师行及汝辞疾入箕山居许由祠旁自号由东邻频召不出
《國語辭典》:行祠  拼音:xíng cí
棺柩暂放的地方。宋。苏轼 昭灵侯庙碑:「元祐六年,秋旱甚,郡守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苏轼,迎致其骨于西湖之行祠。」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相国行祠,寄居萧寺。」
《漢語大詞典》:祠曹
祠部机构。 隋 唐 时属礼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 张楚 与 达奚侍郎 书:‘公任在 临淄 ,请僕为曹掾……僕转郎署,先在祠曹,公自臺端,俯临礼部,昔称同舍,今则同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