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1
词典
9
分类词汇
102
词典
神色
神色不变
神色不挠
神色自得
观神色
不露神色
神色不动
神色怡然
神色自若
《國語辭典》:
神色
拼音:
shén sè
神态、脸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举止外像,一些不差,就是神色里边,有些微不像处。」《红楼梦》第八二回:「只这一句话又勾起黛玉的梦来,觉得心头一撞,眼中一黑,神色俱变。」
分類:
神色
神情
情面
面色
《国语辞典》:
神色不变(神色不变)
拼音:
shén sè bù biàn
面色、态度不因外在事物而改变。形容人遇事镇静,临危不乱。《三国演义》第四回:「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
分类:
面色
态度
不因
外在
遇事
镇静
《国语辞典》:
神色不挠(神色不挠)
拼音:
shén sè bù náo
脸色、态度不因外在事物而改变。形容遇事镇定不乱。如:「无论遇到任何挫败,他都神色不挠,安之若素。」《旧唐书。卷八五。列传。徐有功》:「则天厉色诘之,左右莫不悚慄,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
分类:
脸色
态度
不因
外在
遇事
镇定
不乱
《国语辞典》:
神色自得
拼音:
shén sè zì dé
神态自然,从容安閒。唐。温庭筠〈乾𦠆子。权长孺〉:「长孺视之,忻然有喜色,如获千金之惠,涎流于吻,连撮啖之,神色自得,合坐惊异。」
分类:
神态
自然
从容
温庭筠
《国语辞典》:
观神色(观神色)
拼音:
guān shén sè
1.观察人的神情、态度。如:「观神色以测人心是命相家惯用的手法。」
2.中医望诊方法之一。可了解气血盛衰的情形。
分类:
中医
观察
神情
态度
了解
气血
盛衰
情形
《国语辞典》:
不露神色
拼音:
bù lòu shén sè
不将内心感情流露于外。形容态度镇静、沉著。如:「小李不露神色,只是将手挥一挥,叫大伙儿让开。」也作「不露声色」。
分类:
内心
心感
感情
流露
容态
态度
镇静
沉著
《国语辞典》:
神色不动(神色不动)
拼音:
shén sè bù dòng
面色、态度不因外在事物而改变。形容遇事镇静,临危不变。《太平广记。卷一一六。杜子春》:「俄而猛虎毒龙,狻猊狮子,蝮蠍万计,哮吼拿攫而争前欲搏噬,或跳过其上,子春神色不动。」《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翰乃谓晟道:『有敕赐相公死!』晟神色不动。」
分类:
面色
态度
不因
外在
遇事
镇静
《国语辞典》:
神色怡然
拼音:
shén sè yí rán
神态安和,气色愉悦。《新五代史。卷三三。死事传。孙晟传》:「晟临死,世宗犹遣近臣问之,晟终不对,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
分类:
神态
安和
气色
愉悦
《國語辭典》:
神色自若
拼音:
shén sè zì ruò
神色从容自然,很镇定的样子。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够神色自若地克服。」《北齐书。卷二八。列传。元晖业》:「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琼饮酒一大卮,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升,神色自若。」
分類:
神情
情面
面色
镇定
如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