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神福  拼音:shén fú
祭神时所用的纸马之类的物品。《水浒传》第六一回:「把行李装上车子,行货拴缚完备。卢俊义自去结束。第三日,烧了神福,给散了。」《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今晚若下船时,明早祭了神福,等一阵顺风,不几日就吹到了。」
《国语辞典》:谢神(谢神)  拼音:xiè shén
为表敬谢神灵庇佑而办的祭祀。民间习俗常在谢神时,于神前表演戏剧。《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叫小厮拿了一个都督府的溜子,溜了一班戏子来谢神。」《老残游记》第一回:「大家因为黄大户不出窟窿是十多年来没有的事,异常快活,就叫了个戏班子唱了三天谢神的戏。」
《漢語大詞典》:灵仪(靈儀)
(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南朝 梁武帝 《舍事道法诏》:“啟瑞迹於天中,烁灵仪於像外。”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灵仪若在,列配如初。”宋史·乐志十五:“珍金铸像灵仪睟,集福庇烝民。”
(2).死者的遗像。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用:“因设灵仪,招魂以葬。”
(3).出殡时的仪仗。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二:“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
《漢語大詞典》:神池
神灵之池。对帝王居处池沼的美称。《文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 李善 注引《三秦记》:“ 昆明池 中有神池,通 白鹿原 。” 吕延济 注:“谓天子行处别署,所至之处皆有池沼,故言往往称神灵美之。”
《漢語大詞典》:祝辞(祝辭)
(1).向神灵谢过祈福。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三年秋,太后体不安,左右忧惶,祷请祝辞,愿得代命。”
(2).祷告鬼神的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夫楚辞·招魂,可谓祝辞之组丽也。”金史·礼志四:“夫祭有祝辞,本告神明。”
(3).致祝贺之词。亦指祝贺词。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 巴金 《在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大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 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辞中要求‘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漢語大詞典》:看马(看馬)
(1).备马。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正旦冬至节导驾:“尝记 毘陵 胡公 奏尚书,其末云‘行礼毕,请上位看马’两言,大声直説,不类奏事也。”
(2).旧时迎神赛会中的神灵所乘的马。装饰华美却是空鞍,因以喻充摆设的东西。 清 李渔 《奈何天·妒遣》:“我闻得这两个女子,娶便娶将来,不过是镜里的鲜花,水中的明月,你又不曾有实在的便宜被他占去,就留在家中,做两疋看马也好,为甚的定要遣他?”
《漢語大詞典》:神感
(1).神灵感应。 唐 许敬宗 《贺洪州庆云见表》:“自非工侔造化,道格上玄,光含六幽,恩流四海,安能致兹神感,式彰灵貺,玄黄间起,朱紫相辉,千载合符,如斯之盛也!”
(2).心神感应。文选·张华〈励志诗〉:“ 养由 矫矢,兽号于林。 蒲卢 縈缴,神感飞禽。” 李善 注:“ 蒲且子 见双鳬过之,其不被弋者亦下,故言感也。” 晋 杜预 《上黜陟课法略》:“臣闻上古之政,因循自然。虚己委诚,而信顺之道应;神感心通,而天下之理得。” 唐 孟郊 《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诗:“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旁道忽已远,神感寂不喧。”
《漢語大詞典》:灵期(靈期)
(1).死期。逸周书·度邑:“惟二神授朕灵期,予未致未休。” 朱右曾 校释:“灵读为零,落也。梦神示以徂落之期。”
(2).帝王登基之日。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灵期肸蠁,龟龙负 河 洛 之图;帝绪氤氲,贤哲举乾坤之策。”
(3).指修道成仙或神灵降临之时。云笈七籤卷九六:“灵期自有时,携袂乃俱上。”《宋史·乐志八》:“灵期訢合,祠节齐庄。”
(4).发迹得意之期。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及其攀穹运,接灵期,乘云雷而清八极,和阴阳而调万品。”
《國語辭典》:渎神(瀆神)  拼音:dú shén
渎,冒犯、不敬。渎神指对神明不敬。
分類:亵渎神灵
《漢語大詞典》:驱神(驅神)
驱遣神灵。《平妖传》第十二回:“ 蛋子和尚 道:‘一般能驱神役鬼么?’婆子道:‘神鬼亦有情之物,如何不能!’”《荡寇志》第七五回:“ 希真 把朴刀递与女儿,双手叠一个驱神的印诀,口中念念有词。”
分類:驱遣神灵
《国语辞典》:敬神  拼音:jìng shén
尊敬神灵。如:「一般人均敬神而畏鬼。」
《漢語大詞典》:公尸
古代天子祭祀,代被祭者的神灵而受祭的活人。由于以卿为尸,故称公尸。《诗·大雅·既醉》:“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毛 传:“公尸,天子以卿,言诸侯也。” 孔颖达 疏:“天子以卿,谓以卿为尸也。卿而谓之公者,言此卿之尊比下土诸侯也。诸侯称公,故亦谓卿为公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公尸既起,享礼载终。”
《漢語大詞典》:歆享
神灵享受供物。史记·孝文本纪:“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 汉 王充 论衡·祀义:“祭祀之意,主人自尽恩懃而已,鬼神未必歆享之也。”一本作“欲享”。后汉书·杨震传:“魂而有灵,儻其歆享。” 鲁迅 《彷徨·祝福》:“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
《漢語大詞典》:灵琐(靈瑣)
(1).国君宫门。《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王逸 注:“灵以喻君。琐,门鏤也,文如连琐, 楚王 之省閤也。一云,灵,神之所在也。”梁书·张缅传:“怀君恩而未答,顾灵琐而依迟。”
(2).神灵府宅。 宋 刘克庄 《谒南岳》诗:“驾言款灵琐,楼堞晃丹赤。” 清 吴蹇 《扶风传信录》:“﹝ 许丹忱 诗曰﹞:灵琐知何处,青鸞杳不回。还思神女跡,一晌梦中来。”
《國語辭典》:灵幡(靈旛)  拼音:líng fān
出殡时孝子手上所拿的招魂旗。《红楼梦》第一三回:「贾珍因想著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