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神奇臭腐
 

《庄子集释》卷七下〈外篇·知北游〉~733~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國語辭典》:神奇  拼音:shén qí
神妙奇特,不可思议。如:「这是一部神奇的科幻电影。」《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帝以此术神奇,恐人妄用。」
《国语辞典》:神奇荒怪  拼音:shén qí huāng guài
奇异、怪诞。宋。洪迈〈夷坚丁志。序〉:「顾以三十年之久,劳动心口耳目,琐琐从事于神奇荒怪,索墨费纸。」
《国语辞典》:化腐朽为神奇(化腐朽为神奇)  拼音:huà fǔ xiǔ wéi shén qí
如腐朽的死与神奇的生相互变化、循环。语本《庄子。知北游》:「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后比喻将废物加以妥善利用。如:「他将许多空铝罐制成漂亮雕塑品,真是化腐朽为神奇。」
《漢語大詞典》:臭腐神奇
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復化为神奇,神奇復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意谓同一事物,其是非美丑,随人之好恶而异。后以之谓化无用为有用;化废为宝。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蜂蜜:“凡蜂酿蜜……咀嚼花心汁,吐积而成,润以人小遗,则甘芳并至,所谓臭腐神奇也。” 明 宋应星 《丹麴》:“凡丹麴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化。”
《國語辭典》:神异(神異)  拼音:shén yì
神奇特异。《孔子家语。卷五。五帝德》:「乔极之子,曰高辛,生而神异,自言其名。」
《國語辭典》:灵怪(靈怪)  拼音:líng guài
1.神奇诡怪。唐。宋之问〈嵩山天门歌〉:「吾亦不知其灵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见羽人。」唐。柳宗元〈龙马图赞。序〉:「其状龙鳞虺尾,拳毛环目肉鬣,马之灵怪有是耶?」
2.神鬼妖怪。晋。郭璞〈山海经。序〉:「游魂灵怪,触象而构。」宋。苏轼〈神女庙〉诗:「云兴灵怪聚,云散鬼神还。」
《漢語大詞典》:秘奇(祕奇)
神奇。 三国 吴 胡综 《黄龙大牙赋》:“军欲转向,黄龙先移。金鼓不鸣,寂然变施。闇謨若神,可谓祕奇。”
分類:神奇
《國語辭典》:神人  拼音:shén rén
1.神仙。泛指修鍊得道的人。《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此树已数百年矣,常有神人居其上,恐未可伐。」
2.神与人。如:「歹徒残暴的恶行,神人共愤。」《三国演义》第二六回:「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少奶奶却依著正大道理做事,不依从他,这个自是神人共敬的。」
3.仪表非凡的人。《南史。卷三。宋本纪。顺帝》:「帝姿貌端华,眉目如画,见者以为神人。」
《國語辭典》:神通  拼音:shén tōng
1.高明的本领或手段。《西游记》第八回:「问他来历,他言有神通,会变化,又驾觔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
2.佛教中指能清楚明白直接看见,知道一切远时、远地各种情况的一种神秘智力。《央掘魔罗经》卷二:「常行自他利,愿速安众生,如是修方便,疾获上神通。」
3.心领神会。《亢仓子。用道》:「静则神通,穷则意通。」
《國語辭典》:妙处(妙處)  拼音:miào chù
美妙之处。宋。黄庭坚 戏题小雀捕飞虫画扇诗:「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斲轮如此用。」《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倒可以借此熏人,实有无穷妙处。」
《國語辭典》:光怪  拼音:guāng guài
语出《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坚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形容怪异的光景。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雷霆助光怪,气象难比侔。」
《國語辭典》:灵异(靈異)  拼音:líng yì
神灵怪异的人或事。《晋书。卷八二。干宝传》:「宝以此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
《漢語大詞典》:神工
(1).神奇的造诣;非凡的才能。 南朝 梁 沈约 《到著作省谢表》:“路遥难骋,才弱未胜,而神工曲造,雕绚弥叠。”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柳公权 ﹞亲笔启草云:‘艺奋神工,时推妙翰。’”《诗刊》1977年第9期:“披荆斩棘下 平 瀏 ,前敌运筹费神工。”
(2).指能工巧匠。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聚天下异木神工,得 崿谷 阴生之树,其树千寻,文理盘错,以此一树,而臺用足焉。” 宋 苏轼 《海市》诗:“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傅敷 《瘗鹤铭》诗:“胜事流传好事多,俗工刓凿神工泣。”
(3).犹神人。 叶剑英 《过五台山》诗:“可有神工能扫雾,让我放眼到 平西 。”
《漢語大詞典》:神骏(神駿)
(1).良马。 晋 王嘉 拾遗记·魏:“﹝其马号曰‘白鵠’,﹞行数百里,瞬息而至。马足毛不湿。时人谓为乘风而行,亦一代神骏也。”
(2).形容良马、猛禽等姿态雄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 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 宋 苏轼 《赠僧》诗:“莫学 王郎 与 支遁 ,臂鹰走马怜神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 新城 令 崔懋 ﹞遇一妇人,可三十餘……骑黑卫,极神骏。”
(3).形容文艺作品意境神奇新颖。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释品:“﹝ 果斌 ﹞五言多有佳者,如‘鸟栖云外树,龙护鉢中莲。’‘谷响珠泉落,巖危草阁悬。’是神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