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夷羊
(1).古指神兽、怪兽。国语·周语上:“ 商 之兴也, 檮杌 次於 丕山 ;其亡也,夷羊在 牧 。” 韦昭 注:“夷羊,神兽。 牧 , 商 郊 牧野 。”史记·周本纪“麋鹿在 牧 ”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此事出周书《随巢子》,云‘夷羊在 牧 ’。 牧 ,郊也。夷羊,怪物也。”一说,土神。《淮南子·本经训》:“ 江 河 三川,絶而不流,夷羊在 牧 ,飞蛩满野。” 高诱 注:“夷羊,土神。 殷 之将亡,见於 商 郊 牧野 之地。”后亦以比喻乱世中的贤者。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玺书》:“久矣夷羊之在 牧 ,时哉蛟龙之出泉,革运之兆咸徵,惟新之符竝集。”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
(2).复姓。 春秋 晋国 有 夷羊五 。
《漢語大詞典》:负河(負河)
(1).依傍 黄河 。管子·轻重丁:“西方之氓者,带 济 负 河 ,菹泽之萌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凭巘结关,负 河 縈城。”新唐书·地理志二:“ 洛陕 负 河 而北,为实沉分;负 河 而南, 虢 、 汝 、 许 及 新郑 之地,为鶉火分。”
(2).指神兽背负河图。 元 袁桷 《寄题抚州先天观》诗:“朗言浑沌后,龙马方负 河 。”参见“ 负图 ”。
《漢語大詞典》:负图(負圖)
(1).背负河图。传说圣主出,有龙马龟凤等背负传授天命的图文以献。这是古代谶纬家为宣扬君权神授而编造的。《春秋运斗枢》:“﹝ 舜 ﹞与三公诸侯临观于 河 ,黄龙五采负图出置 舜 前。” 唐 丁泽 《龟负图》诗:“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宋 苏轼 《起伏龙行》:“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 羲轩 詔神 禹 。” 王文诰 辑注:“﹝《河图挺佐辅》:﹞ 洛 出龟书以赐神 禹 ,《洪范》是也。”
(2).据汉书·霍光传载: 武帝 年老,欲立少子 弗陵 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羣臣唯 光 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 周公 负 成王 朝诸侯以赐 光 ,曰:“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后遂为受先帝遗命辅佐幼帝的典实。后汉书·朱浮周章等传论:“ 周章 身非负图之託,德乏万夫之望,主无絶天之舋,地有既安之埶,而创虑於难图,希功於理絶,不已悖乎!”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 博陆 而受 姬公 负图之託,惧忝丞相辅 汉 之政,恐损先帝委付之明,是以忧惭惶惶,所虑万端。”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武皇 晏驾,寄深负图。” 吕向 注:“寄深负图谓授命辅少帝已。负图者,负託帝图以朝百辟也。”
《漢語大詞典》:触邪冠(觸邪冠)
即獬豸冠。神兽獬豸,能触奸邪。古代为法冠之饰。 唐 刘长卿 《爪洲驿饯张侍御》诗:“风生趋府步,笔偃触邪冠。”参见“ 獬豸冠 ”。
《國語辭典》:獬豸冠  拼音:xiè zhì guān
古代执法的人所戴的礼帽。《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唐。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也作「解冠」、「獬冠」。
《漢語大詞典》:风母
传说中的神兽名。太平御览卷九○八引 三国 吴 万震 《南州异物志》:“风母兽,一名平猴,状如猴,无毛,赤目,若行逢人,便叩头,状如惧罪自乞,人若挝打之,愜然死地,无復气息,小得风吹,须臾能起。” 唐 皮日休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诗:“竹人临水迎符节,风母穿云避信旗。”自注:“ 桂阳 山中有风母兽。击杀,见风輒活。”
分類:神兽
《漢語大詞典》:含利
(1).传说中的神兽。文选·张衡〈西京赋〉:“含利颬颬,化为仙车。” 薛综 注:“含利,兽名。性吐金,故曰含利。”
(2).古代杂戏名。 章炳麟 《訄书·辨乐》:“观 汉 世鱼龙、含利诸戯,惟以观视四夷,古乃以三事为容舞。”
分類:杂戏神兽
《漢語大詞典》:翠駮
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以指骏马。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之三:“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 仇兆鳌 注:“此云翠駮,即翠黄、翠龙之意。”
分類:神兽骏马
《漢語大詞典》:解豸
神兽名。相传能辨曲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弄解豸。”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揖 曰:“解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中则生於朝,主触不直者。” 汉 扬雄 《太玄·难》:“上九,角解豸,终以直。” 清 龚自珍 《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俄栖解豸于厥膺兮,每焚草而密告。”
《漢語大詞典》:翠驳(翠駮)
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以指骏马。 唐 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之三:“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 仇兆鳌 注:“此云翠駮,即翠黄、翠龙之意。”
分類:神兽骏马
《漢語大詞典》:庭兽(庭獸)
即獬豸。传说中的神兽,有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廷。庭,通“ 廷 ”。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庭兽方呈角,阶蓂始効莩。”
《漢語大詞典》:游骐(游騏)
传说中的天上神兽名。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乘遗风,射游騏。” 吕延济 注:“游騏,天上兽。”
《漢語大詞典》:辟邪旗
绣有辟邪神兽的旗帜。古代仪卫旗仗之一种。隋书·礼仪志三:“第三团,白丝连明光甲、铁具装、素缨拂,建辟邪旗。”新唐书·仪卫志上:“第一辟邪旗,左右金吾卫折衝都尉各一人主之,皆戎服大袍,佩弓箭、横刀、骑。”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红粉羽林杖,独赐辟邪旗。”
《漢語大詞典》:六庚
传说主灾害的神兽名。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六庚》:“六庚为白兽,在上为客星,在下为害气。”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幼叨文笔,抉二酉之珍藏;长学《阴符》,占六庚之害气。”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明害气于六庚,晓丽占熊之日;披珍藏于二酉,春横倚马之云。”
分類:灾害神兽
《漢語大詞典》:灵豸(靈豸)
即獬豸。传说中的神兽,相传能辨曲直。 唐 孙樵 《文贞公笏铭》:“灵豸荐角, 比干 献骨。”
《漢語大詞典》:周印
传说中的神兽名。宋书·符瑞志下:“周印者,神兽之名也。星宿之变化,王者德盛则至。”
分類:神兽
《漢語大詞典》:飞遽(飛遽)
神兽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射游梟,櫟飞遽。” 李善 注:“飞遽,天上神兽也,鹿头而龙身。”
分類: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