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木驴(木驢)  拼音:mù lǘ
一种钉有横木、装有轮轴的刑具。古时处决囚犯时,先把受刑人绑在木驴上,游街示众。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合拟凌迟,押付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将那厮钉木驴推上云阳,休便要断首开膛,直剁的他做一埚儿肉酱。」也称为「利子」、「驴床」。
《國語辭典》:挂号(掛號)  拼音:guà hào
1.编号登记,以备查考。《红楼梦》第一回:「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2.重要信件和印刷品付邮时,由邮局登记编号、给收据。挂号邮件若遗失,由邮局负责追查。
《國語辭典》:挂号信(掛號信)  拼音:guà hào xìn
以挂号方式邮寄的信件。
《漢語大詞典》:市刑
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包括宪罚(以文书公布罪状)、徇罚(周行示众)、扑罚(鞭打)三种。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孙诒让 正义:“市刑者,司市之官刑,以其事小法轻,不过此三者也。”
《漢語大詞典》:枭示(梟示)
旧时谓斩头而悬挂在杆上示众。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亏 贾石 多有识熟人情,买出尸首,嘱付狱卒:‘若官府要梟示时,把个假的答应。’”明史·云南土司传二·武定:“捷闻, 銓 、 朝文 皆梟示,籍其产,家属戍边。” 清 冯桂芬 《与许抚部书》:“有为乡民拏获送官者,官不得已,梟示五人。”
分類:悬挂示众
《漢語大詞典》:徇市
在市集示众。 明 何景明 《忧旱赋》:“暴产妇以狥市兮,固尫魋之无罪。”
分類:市集示众
《國語辭典》:徇首  拼音:xùn shǒu
用犯人的首级巡示各处,以警惕民众。《后汉书。卷二十六。伏湛传》:「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
分類:示众
《漢語大詞典》:悬枭(懸梟)
处决后悬首示众。 清 洪升 《长生殿·雨梦》:“法难恕,罪怎饶?叫内侍快把这乱臣贼子首级悬梟。”
分類:处决示众
《漢語大詞典》:枷示
带枷示众。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台省之玷:“御史 王学敏 ,受巡检 陈永证 贿,嘱郎中 崔鏞 荐陞知县。事觉,上命杖一百,枷示三月。”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堂规式》:“敢有指官强买,短少价值者,除追偿外,重责枷示革役。”
分類:示众
《漢語大詞典》:游刑(遊刑)
旧时押着盗贼鸣锣游街,鞭打示众。《发财秘诀》第五回:“凡捉着此辈,并不惊官,只由街坊叫了地保来,把他绑了,拿了所偷的赃物,游行各处,一面敲着锣,打着他。等到游过了几条街,已是打得体无完肤的了,这便叫做游刑。”
《漢語大詞典》:游示(遊示)
游街示众。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四:“违者即枷号游示,以警其餘。”
分類:游街示众
《漢語大詞典》:磔暴
斩杀后把尸体暴露示众。汉书·翟方进传:“ 义 母 练 、兄 宣 、亲属二十四人皆磔暴于 长安 都市四通之衢。”
《漢語大詞典》:斩枭(斬梟)
旧时刑罚之一。即将人头砍下,悬于木竿示众。 清 林则徐 《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贩卖者若不改业,立即斩梟。”
《國語辭典》:徇罚(徇罰)  拼音:xùn fá
古代一种游街示众的刑罚。《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漢語大詞典》:耳箭
旧时重犯示众时插在颈后耳旁的箭牌。 清 林则徐 《禁止贫民藉荒滋扰告示》:“本司等现已札行各州县,见有成羣结队匪徒,立将为首勾结之犯,先插耳箭,游示通衢,再行按律惩办。”
分類:重犯示众
《漢語大詞典》:暴示
谓暴尸示众。新唐书·张镒传:“ 郭子仪 婿太僕卿 赵纵 为奴告……﹝帝﹞贬 纵 循州 司马,杖奴死。 鎰 召 子仪 家僮数百,暴示奴尸。”
分類: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