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磨崖碑
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 金 庞铸 《山谷透涓帖》诗:“平生败笔塚纍纍,妙处不减磨崖碑。”
《國語辭典》:岣嵝碑(岣嶁碑)  拼音:gǒu lǒu bēi
最古的石碑。位于湖南省衡山县云密峰,相传为夏禹治水时所书。也称为「禹碑」。
分類:湖南云密
《漢語大詞典》:衔碑(銜碑)
含悲的隐语。碑,音同“ 悲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二九》:“奈何许,石闕生口中,衔碑不得语。”
分類:含悲音同
《漢語大詞典》:生碑
为活人立的碑。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生碑:“西京杂记: 平陵 曹敞 ,其师 吴章 ,为 王莽 所杀,人无敢收葬者。弟子皆更名他师。 敞 时为司徒掾,独称 吴章 弟子,收葬其尸。 平陵 人生为立碑於 吴章 墓侧。此生立碑之始。”
分類:活人人立
《骈字类编》:亭碑
李东阳 奎文阁赋 亭碑矗兮林立,坛屋隐兮如盖。
《漢語大詞典》:后碑(後碑)
碑阴,碑的背面。隶释收录《韩敕修孔庙后碑》《鲁相史晨饗孔庙后碑》《祝睦后碑》《刘宽后碑》等。 清 王芑孙 《碑版文广例·后碑纪事例》:“后碑者,即碑阴也。 汉 碑阴,类多题名,或补前碑所未及,无大论著,惟《史晨》《孙叔敖后碑》所书杂事,犹之续记后记,乃创例也。”
分類:背面
《骈字类编》:三碑
水经注襄阳郡城南门道东有三碑一碑是晋太傅羊祜碑一碑是镇南将军杜预碑一碑是安南将军刘俨碑
《漢語大詞典》:碑材
可以制碑的石料。 宋 唐积 歙州砚谱:“ 浙 石属 衢州 开化县 ,俗谓之玳瑁石,可为碑材、帛堪、柱础之类。”
分類:石料
《骈字类编》:苍碑(苍碑)
宋 韩维 遗吴冲卿大飨碑文 苍碑剥龙螭,突兀古殿侧。
《骈字类编》:金碑
隋 崔仲方 奉和周赵王咏石诗 玉绳随月落,金碑映日鲜。
《骈字类编》:碑侧(碑侧)
曹植郦生颂序余道经郦生之墓聊驻书此文于其碑侧
《漢語大詞典》:无字碑(無字碑)
(1).指 泰山 登封台 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 秦始皇 所立。 宋 晁补之 《谒岱词即事》诗:“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 玉女井 ,鸟絶何由奫?”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 秦始皇 泰山 立无字碑,解者纷紜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説也。”一说为 汉武帝 所立。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泰山立石:“岳顶无字碑,世传为 秦始皇 立。按 秦 碑在 玉女池 上, 李斯 篆书,高不过五尺,而铭文并 二世 詔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 宋 以前,亦无此説。因取史记反覆读之,知为 汉武帝 所立也。”
(2). 陕西 乾县 唐高宗 李治 、皇后 武则天 合葬 乾陵 陵区有 武则天 无字碑。
(3).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 明 胡侍 《真珠船·无字碑》:“刘宾客嘉话録云: 东晋 谢太傅 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製述之意也。此説亦通。”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没字碑:“ 谢太傅 墓碑无字,伟绩丰功不胜记也; 秦太师 墓碑无字,秽德丑行不屑书也。”后亦用以为典,谓丰碑自在人们心中。《天津日报》1977.1.16:“功高百世何胜记,宇内常留无字碑。”
(4).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 唐 冯贽 《记事珠·无字碑》:“ 赵崇 凝重清介,门无杂宾,慕 王濛 、 刘真长 之风也,标格清峻,不为文章,号曰‘无字碑’。”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 崔协 者,少识文字,时人呼为‘无字碑’。”
《國語辭典》:党籍碑(黨籍碑)  拼音:dǎng jí bēi
宋徽宗时,蔡京等奸佞用事,斥戮迫唐元祐诸贤,并奏请于太学端礼门外立碑,刻司马光等人的姓名,凡三百馀人,称为「党籍碑」。也作「党人碑」。
《漢語大詞典》:党人碑
宋哲宗 元祐 元年, 司马光 为相,尽废 神宗 熙宁 、 元丰 间 王安石 新法,恢复旧制。 绍圣 元年 章惇 为相,复 熙丰 之制,斥 司马光 为奸党,贬逐出朝。 徽宗 崇宁 元年 蔡京 为宰相,尽复 绍圣 之法,并立碑于 端礼门 ,书 司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 明 何景明 《寄李郎中》诗:“海内竞传高士传,朝廷谁诉党人碑。” 柳亚子 《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诗:“千载炎凉廷尉客,一门生死党人碑。”参阅宋史·徽宗纪、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蔡京擅国等。
《漢語大詞典》:碑泪(碑淚)
犹悲泪。碑,悲,取其谐音以为双关。《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八》:“将懊恼,石闕昼夜题,碑泪常不燥。” 宋 范成大 《少卿直阁郑公挽歌词》:“鬢霜三馆直,碑泪五州春。”
分類:谐音双关
《漢語大詞典》:纪功碑(紀功碑)
记载功绩的石碑。旧唐书·姜行本传:“其处有 班超 纪功碑。”新五代史·梁太祖纪上:“十月,天子使来,赐王纪功碑。”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一章:“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 长江 、 嘉陵江 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原注:“现为 重庆市 人民解放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