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豪韵》:碑下得刀
刀剑录邓艾年十二曾读陈太丘碑碑下掘得一刀黑如漆长三尺馀刀上常有气凄凄然时人以为神物
《漢語大詞典》:碑阴文(碑陰文)
写或刻在碑背面的文字。 汉 代碑阴文大多数是门生、故吏、撰书人以及石工的题名。 唐 代开始,才在碑背面作题记等文字。参阅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碑阴文》
《漢語大詞典》:碑宇
即碑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 濄水 逕 大扶 城西。城之东北,悉诸 袁 旧墓,碑宇倾低,羊虎碎折。”参见“ 碑亭 ”。
《國語辭典》:碑亭  拼音:bēi tíng
保护碑石的亭子。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我也曾拳到处倒了碑亭,我也曾匾担打碎了天灵。」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从新修造享殿碑亭,门墙桥道,与十二陵一般规模。」
《漢語大詞典》:碑座
碑的底座。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子直误疵坡诗:“ 王子直 诗话云:‘ 东坡先生 作《程筠归真亭诗》有:会看千字誄,木杪见龟趺。龟趺,是碑座,不应见於木杪。’指以为病。初不知亭在山半,自下望碑,则龟趺正在木杪,岂真在木上耶!”
分類:碑座底座
《漢語大詞典》:北碑南帖
清 阮元 分 南北朝 时书法为南北两派,称 北朝 的碑版为北碑,称 南朝 的书帖为南帖。详见 阮元 《北碑南帖论》。 康有为 对此说持有异议。
《漢語大詞典》: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 代基督教碑刻。 唐 德宗 建中 二年(公元781年)立。高2.36米,宽0.86米,厚0.25米。上刻十字架,碑文为景教士 景净 撰, 吕秀巖 书,概述 大秦 景教于 唐 贞观 九年(公元635年)从 波斯 传入 中国 后的活动和基督教教义。碑底和两侧有古 叙利亚 文教士题名。为研究基督教在 中国 的传布和古代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
《漢語大詞典》:打穷碑(打窮碑)
相传 范仲淹 镇 鄱阳 时,有一书生来献诗,自称是世上最贫寒的人。当时风行 欧阳询 的字,他的《荐福碑》很值钱。 范 想给书生拓一千本,纸墨都已备好。不料前一天夜里,碑被雷击碎。事见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二。后因以“打穷碑”比喻文士时运不佳。 清 李渔 《怜香伴·议迁》:“打穷碑雷声息轰,送 滕王 风帆自通。”亦作“ 打碑 ”。 元 萨都剌 《送莫秀才归番阳》:“打碑过《荐福》,携酒看 芝山 。”
《分类字锦》:灯碑(灯碑)
宇文虚中有灯碑诗
分类:
《國語辭典》:爨宝子碑(爨寶子碑)  拼音:cuàn bǎo zǐ bēi
东晋碑刻。碑额题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之墓」。大亨四年(西元405)立,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在云南南宁县(今曲靖县)南七十里扬旗田出土。书法质朴,体在隶、楷之间,可见汉字由隶书演变为正书过程中的一种风格。与南朝宋的爨龙颜碑并称为「二爨」。
《國語辭典》:爨龙颜碑(爨龍顏碑)  拼音:cuàn lóng yán bēi
南朝宋碑刻。碑额题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孝武帝大明二年(西元458)立,清道光年间,阮元在云南陆凉访得,始著于世。碑文叙述爨龙颜平定当地少数民族动乱的事迹。其书用笔多隶意,神韵高美,与东晋爨宝子碑并称为「二爨」。
《韵府拾遗 支韵》:刋碑
王隐晋书陶侃薨遗令葬国南一十五里故吏刋石碑画像于武昌西
《漢語大詞典》:石碑丕
犹实丕丕。实实在在。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藕丝儿将咱肠肚牵,石碑丕将咱肺腑鐫。”
分類:实实在在
《國語辭典》:史晨碑  拼音:shǐ chén bēi
东汉灵帝建宁二年立于山东省曲阜县孔庙内的碑文。为汉鲁相史晨祭飨孔子的奏铭。其书法端庄朴质,圆浑古劲,用笔含蓄,磨灭处极少,法度谨严,为便于初学者临摹之汉隶碑石。与乙瑛、礼器合称为「孔庙三碑」。因碑正反两面均有刻文,故也称为「史晨前后碑」。
《漢語大詞典》:双兔碑(雙兔碑)
碑名。魏书·尒朱荣传:“初, 荣 之将讨 葛荣 也,军次 襄垣 ,遂令军士列围大猎。有双兔起於马前, 荣 乃跃马弯弓而誓之曰:‘中之则擒 葛荣 ,不中则否。’既而并应弦而殪,三军咸悦。及破贼之后,即命立碑於其所,号 双兔碑 。”后用为典实。 沈砺 《感怀》诗:“冰山瑞献 三鵶路 ,羽翦功铭 双兔碑 。”
分類:典实
《國語辭典》:树碑立传(樹碑立傳)  拼音:shù bēi lì zhuàn
将某人的功绩刻在石碑或写成传记。后用以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以抬高个人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