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实證(實證)  拼音:shí zhèng
1.中医通常指病邪亢盛。如急性热病高烧、口渴、烦躁、无汗、便秘、苔黄乾燥、胸腹胀满、脉实有力等,或体内机能障碍引起的气血郁结、水饮、停痰、食积等症状。也作「实症」。
2.由科学实验或实地观察来證明假设的真实性。
《漢語大詞典》:的保
确实可靠的作保的店铺或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其餘未便遽释,着取的保,在城候结。” 清 林则徐 《议覆团练水勇情形折》:“惟是雇用此辈,流弊亦多……故当其招募之时,即令查明亲属,取具的保。”
《國語辭典》:硬是  拼音:yìng shì
1.实在是、真的是。如:「面摊老闆的手艺硬是了得,光顾过的客人都赞不绝口。」
2.就是。如:「他是个工作狂,事情没做完,硬是不肯休息。」
《漢語大詞典》:正儿巴经(正兒巴經)
亦作“ 正儿八经 ”。亦作“ 正二八摆 ”。
(1).正经的;严肃认真的。 胡景方 《“公”树的故事》:“管他是大、小事儿呢,治住病才是正儿巴经的事。”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这是正二八摆的受训,将来出去作抗 日 工作,有什么丢人的?”
(2).真正的;确实的。 孙来奎 《五千一》:“你们这些人正儿八经的少见多怪呀!”
《漢語大詞典》:正南巴北
亦作“ 正南八北 ”。亦作“ 正南靠北 ”。
(1).方言。地道的,确实的。 梁斌 《红旗谱》六:“咱是正南巴北的老实庄稼人嘛。”
(2).方言。正经的,正式的。 刘流 《飞行员大闹县城》:“他早知道这个平民大药房不是正南八北的买卖,虽然还没摸清它的底细,但是知道它和特务机关有联系。” 田流 《王运昇》:“从小就没有正南靠北地种过庄稼,哪里会有什么生产经验。”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十二章:“怎么来的?我是一不靠情面,二不靠照顾,光明正大,正南巴北,奉了命令来的。”
《國語辭典》:真凭实据(真憑實據)  拼音:zhēn píng shí jù
真实可信的證据。《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后头一帮人,也是没有真凭实据的,看见前头的样子,早已誊寒。」
《國語辭典》:真知灼见(真知灼見)  拼音:zhēn zhī zhuó jiàn
1.明确的见解。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八。顾炎武》:「多骑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也作「灼见真知」。
2.真的知道,看得清楚。《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凡是日与考各员,苟有真知灼见,确能指出枪替实据者,务各密告首府。」
《國語辭典》:砸兑(砸兌)  拼音:zá dui
探问确实。如:「他到底来不来,你要砸兑准了。」
分類:追问确实
《国语辞典》:委果  拼音:wěi guǒ
确实、果然。《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二○回:「那些猴儿看见岩下委果是个生人,连忙的又问道:『君子,你是何方人氏,姓甚名谁?』」《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为神》:「大尹听罢,呆了半晌。遂问排邻,委果供认是实。」
分类:确实果然
《國語辭典》:望风扑影(望風撲影)  拼音:wàng fēng pū yǐng
所知不详确,而作无把握、无定向的寻求。如:「望风扑影的那里找得著?」
《國語辭典》:捕风捉影(捕風捉影)  拼音:bǔ fēng zhuō yǐng
1.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说的话毫无根据,凭空揣测。《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余持又禀道:『可见这关文是个捕风捉影的了。』」《红楼梦》第九五回:「袭人心里著忙,便捕风捉影的混找。」也作「系风捕景」。
2.比喻事情毫无成果、徒劳无功。
《國語辭典》:言之凿凿(言之鑿鑿)  拼音:yán zhī zuò zuò
说话确实而有根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若像起课先生,琐屑小事,言之凿凿,应验的原也不少,也是那只叫做术数小道,君子不屑言。」
《漢語大詞典》:洵然
确实如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立宪纪闻》:“故説者谓此次宣布立宪,当以 泽公 等为首功,而 庆王 袁制军 实左右之,洵然。”
分類:确实
《国语辞典》:确有其事(确有其事)  拼音:què yǒu qí shì
确实有此事实存在。如:「如果确有其事,请拿出能让我信服的證据。」
《国语辞典》:敷衍故事  拼音:fū yǎn gù shì
办事不确实,只在表面上应酬而已。如:「他办事时,在人前会做出很殷勤的样子,实际上却是敷衍故事。」
《国语辞典》:眼见是实,耳闻是虚(眼见是实,耳闻是虚)  拼音:yǎn jiàn shì shí,ěr wén shì xū
(谚语)亲眼看到才确实,传闻并不足为信。如:「其实我早已听说,只是眼见是实,耳闻是虚,等看到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