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确定(確定)  拼音:què dìng
确实肯定。如:「候选人的名单已经确定了。」
《国语辞典》:确定故意(确定故意)  拼音:què dìng gù yì
在法律上指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的事实,明知并有意使其发生者,称为「确定故意」。也称为「直接故意」。
《国语辞典》:确定判决(确定判决)  拼音:què dìng pàn jué
法院对民、刑事诉讼案件的判决,如果情况是依法不得上诉,或已过上诉期限,或当事人舍弃上诉,撤回上诉,其判决已发生确定力,不得再行变更,称为「确定判决」。
《国语辞典》:不确定故意(不确定故意)  拼音:bù què dìng gù yì
指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的事实,预见其发生,而其发生并不违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论。也称为「间接故意」。
《國語辭典》:决定(決定)  拼音:jué dìng
1.对事情做判断与主张。《史记。卷三。殷本纪》:「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汉书。卷七四。魏相丙吉传。丙吉》:「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
2.一定。《朱子语类。卷一三一。中兴至今日人物上》:「若欲与汤进之同做,决定做不成,后来果如此。」宋。陆游〈一百五日行〉诗:「眼中青山身后冢,此事决定君何疑。」
3.坚决的意志。如:「他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决定离开,看来是留不住了。」
4.对事情做出结论。如:「重要的提案,在今天的会议上必须有个决定。」
《國語辭典》:指定  拼音:zhǐ dìng
指明、派定。如:「指定饮料」、「指定用球」。《薛仁贵征辽事略》:「众人持剑,方欲向前,那妇人不荒不忙,著手指定。」
《漢語大詞典》:指准(指準)
确定。 宋 京镗 《满江红·中秋不见月》词:“阴与霽,圆并缺;难指準,休分别。”
分類:指准确定
《國語辭典》:落实(落實)  拼音:luò shí
踏实可靠。如:「这个增产计画订得一点都不落实,叫人如何执行。」
《國語辭典》:判决(判決)  拼音:pàn jué
法院以终结诉讼为目的,而就实体法或程序法上之权利义务关系所为具有拘束力之意思表示,因事件属性之不同,可分为民事判决、行政判决与刑事判决。
《漢語大詞典》:止戾
(1).安定。《诗·小雅·雨无正》:“ 周 宗既灭,靡所止戾。” 毛 传:“戾,定也。” 郑玄 笺:“是时诸侯不朝王,民不堪命,王流于 彘 ,无所安定也。”
(2).确定。 宋 苏轼 《祭欧阳伯和父文》:“斯文日化,躡风繫景,安所止戾。”
分類:确定安定
《漢語大詞典》:的定
必定;确定。朱子语类卷六六:“若是的定把卦爻来作理看,恐死了。”
分類:必定确定
《漢語大詞典》:凿定(鑿定)
肯定;确定。 清 冯桂芬 《三启李宫保》:“先陈所办大略情形,姑勿凿定。”《新华文摘》1981年第10期:“我又拖了一天,明天是凿定要回去了。”
分類:肯定确定
《國語辭典》:肯定  拼音:kěn dìng
1.确认事物价值。如:「他在医疗方面的贡献备受社会大众肯定。」
2.表示同意、赞成。如:「多方权衡之下,甲方案被肯定,乙案被推翻。」
3.确定。如:「他们的情侣关系都还没肯定下来,谈结婚未免也太早了些。」
4.必定、毫无疑问。如:「雷电交加,看情形肯定会下一场大雨了。」
《國語辭典》:何时(何時)  拼音:hé shí
什么时候。《文选。潘岳。哀永逝文》:「户阖兮灯灭,夜何时兮复晓?」《文选。江淹。杂体诗。古离别》:「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國語辭典》:未定  拼音:wèi dìng
1.还没安定。《文选。潘岳。西征赋》:「夜申旦而不寐,忧天保之未定。」
2.尚未决定。如:「这件事情还是未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