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原子武器
利用原子核反应所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和破坏的武器。详“ 核武器 ”。
《國語辭典》:核武器  拼音:hé wǔ qì
利用原子核分裂或融合反应所释出巨大的能量,产生爆炸伤害的武器。其杀伤力较普通武器多数百万倍。如氢弹、原子弹等皆是。也称为「核子武器」。
《國語辭典》:游击战(游擊戰)  拼音:yóu jí zhàn
为基于政治理想与民众相结合所组成的武力或正规部队,在敌方控制地区内,所从事的战斗活动。为一种机动、灵活的战法,藉伏击、破坏、扰乱等手法,以减低敌方的战斗效率及工业生产能量,打击其士气,颠覆其政权。
《漢語大詞典》:蹧扰(蹧擾)
方言。破坏骚扰。 魏风 等《刘胡兰》第一幕:“ 阎锡山 的勾子军又占了 大象 ,离咱们 云周西村 只有几里路,说不定敌人会来咱村蹧扰一下。”
《國語辭典》:糟扰(糟擾)  拼音:zāo rǎo
打扰。《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见了安老爷,拜了两拜,口里说:『好哇!亲家,俺们在这里可糟扰了。』」
《漢語大詞典》:斫败
破坏;败坏。
分類:破坏败坏
《漢語大詞典》:椓破
谓摧残破坏。《诗·小雅·正月》“天夭是椓” 汉 郑玄 笺:“天以荐瘥夭杀之,是王者之政又復椓破之,言遇害甚也。”
《漢語大詞典》:炸子
一种枪弹。弹头射入人体后爆炸,破坏范围较大。如: 白大嫂子 火了,狠狠地道:“那个老王八,该摊个炸子儿。”
《國語辭典》:贪赃枉法(貪贓枉法)  拼音:tān zāng wǎng fǎ
贪污受贿,破坏法纪。《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做官的贪赃枉法得来钱钞,此乃不义之财。」也作「贪赃坏法」。
《國語辭典》: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馬)  拼音:tè luò yī mù mǎ
希腊神话中,希腊人用大木马攻打特洛伊城的故事。参见「木马屠城记」条。
《漢語大詞典》:闲谍(閒諜)
亦作“间谍”。
(1).秘密侦察、刺探。尸子卷上:“明君不用长耳目,不行閒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 ﹞日击数牛饗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閒谍,厚遇战士。”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陕西刘生》:“ 绍兴 初, 河南 为伪 齐 所据,枢密院遣使臣 李忠 往间谍。”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那就是对付共产党,进行间谍工作。”
(2).指潜伏在敌方,侦察情况、刺探情报、进行破坏活动的人。孙子·用间 三国 魏 曹操 题解:“战者必用间谍,以知敌之情实也。”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兵家忌间谍,此辈常接跡。”明史·杨继盛传:“﹝ 严嵩 ﹞知左右侍从之能察意旨也,厚贿结纳。凡陛下言动举措,莫不报 嵩 。是陛下之左右皆贼 嵩 之间谍也。” 林音 《致大戈壁》诗:“帝国主义的间谍曾经携带着仪器,三番五次地想测出你的方位。”
(3).离间,搬弄是非。尉缭子·原官:“游説閒谍无自入,正议之术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莫不是 张珙 曾声扬?莫不是别人曾间谍?” 凌景埏 校注:“间谍,这里作离间解释。”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然自 伊尹 、 太公 有拨乱之材,未尝不以道家言为急。迹其行事,以閒谍欺诈取人,异於儒、法,今可见者,犹在逸周书。”
《国语辞典》:破璧毁圭(破璧毁圭)  拼音:pò bì huǐ guī
璧、圭,美玉。「破璧毁圭」比喻破坏美好的事物。北魏。温子升〈寒陵山寺碑〉:「铜马竞驰,金虎乱噬,九婴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毁圭,人物既尽。」
《国语辞典》:礼废乐崩(礼废乐崩)  拼音:lǐ fèi yuè bēng
典章制度、礼乐教化遭受破坏,道德规范、社会纲纪荡然无存。汉。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议〉:「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悯焉。」也作「礼坏乐崩」。
《国语辞典》:礼坏乐缺(礼坏乐缺)  拼音:lǐ huài yuè quē
典章制度、礼乐教化遭受破坏,道德规范、社会纲纪荡然无存。《梁书。卷二五。徐勉传》:「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也作「礼坏乐崩」。
《国语辞典》:礼乐崩坏(礼乐崩坏)  拼音:lǐ yuè bēng huài
典章制度、礼乐教化遭受破坏,道德规范、社会纲纪荡然无存。宋。陆游〈书郭崇韬传后〉:「又承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之际,难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也作「礼坏乐崩」。
《国语辞典》:恐怖分子  拼音:kǒng bù fèn zǐ
专门以恐怖手段从事破坏、颠覆活动的人。如:「恐怖分子扬言劫机,造成世界各地人们非常大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