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7,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研深
朱研
研索
井研
冻研
讨研
研膏
研钻
研详
研习
研搜
瓦研
研微
研研
焚研
《漢語大詞典》:研深
精深。后汉书·儒林传上·洼丹:“ 丹 学义研深,家宗之,称为大儒。”
分類:精深
《骈字类编》:朱研
吕温 青出蓝诗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朱研方比德,白受始成形。
《漢語大詞典》:研索
研究探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盖 汉 儒重师传,渊源有自;宋儒尚心悟,研索易深。”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然其精神,则毅然起叩古人所未知,研索天然,不肯止于肤廓,方诸近世,直无优劣之可言。” 叶圣陶 《席间》:“ 倒U 惭愧自己的知其一不知其二,就用右手支着额角,重又研索他的国际情势。”
《骈字类编》:井研
旧唐书地理志井研汉武阳县地隋改为井研明一统志井研县在成都府城东一百五十里
《漢語大詞典》:冻研(凍研)
冻砚。 宋 唐庚 《夜坐感怀》诗:“破窗灯焰走,冻研笔锋迟。”
《漢語大詞典》:讨研(討研)
探讨钻研。 唐 赵宗儒 《顺宗皇帝哀册文》:“深工八体,尤洞三玄,秉志乐善,鋭思讨研。” 宋 金履祥 《祭王立斋先生文》:“云胡一疾,荏苒三年,右缓左弱,不废讨研。”
《漢語大詞典》:研膏
(1).谓研磨茶叶成团。 唐 李郢 《茶山贡焙歌》:“蒸之馥之香胜梅,研膏架动轰如雷。”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自 建 茶入贡, 阳羡 不復研膏,祇谓之草茶而已。”
(2).指团茶。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 宋 初 闽 茶, 北苑 为之,最初造研膏,继造腊面。”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品茶:“画墁録云:‘ 有唐 茶品以 阳羡 为上供, 建溪 、 北苑 不著也。 贞元 中, 常衮 为 建州 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研膏茶。’”
《漢語大詞典》:研钻(研鑽)
犹钻研。《后汉书·郑玄传》:“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宋 楼钥 《送淳丞上虞》诗:“尚友更从游,问学加研钻。” 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矫矫 赵夫子 ,朱墨久研钻。家贫出负米,宾席弄柔翰。” 鲁迅 《集外集·〈穷人〉小引》:“ 陀思妥夫斯基 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时研钻不尽的。”
分類:钻研
《漢語大詞典》:研详(研詳)
研究审察。隋书·律历志下:“ 开皇 二十年, 袁充 奏日长影短, 高祖 因以历事付皇太子,遣更研详,著日长之候。”
分類:究审审察
《國語辭典》:研习(研習)  拼音:yán xí
研究学习。《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诏郡国修立黉序,广延髦俊,敦述儒风。其国子学生亦仰依旧铨补,服膺师说,研习礼经。」
分類:研习学习
《漢語大詞典》:研搜
犹研求。 隋 江总 《〈陶贞白集〉序》:“门人补辑,若逢 辽东 之本;好事研搜,如诵 河西 之经。”
分類:研求
《漢語大詞典》:瓦研
见“ 瓦砚 ”。
《漢語大詞典》:瓦砚(瓦硯)
亦作“ 瓦研 ”。 以古宫殿瓦制作的砚。 汉 未央宫 、 魏 铜雀台 等诸殿瓦,瓦身如半筒,厚一寸弱,背平可研墨, 唐 宋 以来人取以为砚。亦指陶制的砚。新唐书·地理志二:“ 虢州 弘农郡 ……土贡:絁、瓦砚、麝、地骨皮、梨。” 宋 欧阳修 砚谱:“ 青州 潍州 石末研,皆瓦砚也。”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李廷珪墨》:“予一日至 英国府 中,见勋卫留 冯损之 作字,出 建安 瓦研、御府长毫雉花笔。” 清 朱栋 《砚小史·古砖古瓦》:“瓦砚与澄泥石末类也,而甚不同。石末诸品起后世;瓦则自 魏 而 汉 而 周 ,歷年甚久。”
《漢語大詞典》:研微
犹研几。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夫精神四达,并流无极,上际於天,下盘於地,圣之穷机,贤之研微。”参见“ 研几 ”。
《漢語大詞典》:研几(研幾)
亦作“ 研机 ”。 穷究精微之理。易·繫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韩康伯 注:“极未形之理则曰深,动适微之会则曰几。”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研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妄,亢志清冥。”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语彝伦者,必求宗於九畴;谈阴阳者,亦研几於六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踰陀国:“其弟 世亲菩萨 於説一切有部出家受业,博闻强识,达学研机。” 清 方文 《喜左又錞见访即送其归里》诗之一:“学元同舍,研几尔独能。”
《漢語大詞典》:研研
扬扬自得貌。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蒙逊 闻 刘裕 灭 姚泓 ,怒甚。门下校郎 刘祥 言事于 蒙逊 , 蒙逊 曰:‘汝闻 刘裕 入关,敢研研然也!’遂杀之。”魏书本传作“妍妍”。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施宜生》:“ 绍兴 庚辰, 亮 谋南犯,先遣 宜生 为贺正使,凭狐倨慢,意气研研。”
《國語辭典》:焚研  拼音:fén yàn
自愧文不如人,自燬笔砚,以示不再著述。唐。陆龟蒙、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接思强挥毫,窥词几焚研。」也作「焚砚」。
《漢語大詞典》:烧砚(燒硯)
(1).以火烤煨石砚或烧制陶砚。亦指煨过的石砚或烧制的陶砚。参阅 宋 米芾 砚史
(2).谓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烧其砚,不复写作。晋书·陆机传:“ 君苗 见兄文,輒欲烧其笔砚。”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弃笔;未见 陆机 之文,久同烧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