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矿石(礦石)  拼音:kuàng shí
1.含有金属或其他重要成分矿物而具经济价值的岩石。
2.古代用来治病的针石。《管子。法法》:「故赦者,奔马之委辔;毋赦者,痤雎之矿石也。」
3.特指在无线电收音机上,具有检波功能的黄铁矿或方铅矿。
《漢語大詞典》:铁矿石
一种天然的铁化合物(如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针铁矿及沼铁矿与泥铁矿),从它们之中可以有利地提取铁
一种富铁的坚硬的沉积岩;尤指菱铁矿
《国语辞典》:矿石收音机(矿石收音机)  拼音:kuàng shí shōu yīn jī
一种以矿石检波器、谐调电路、收音器所组成的简易收音机。结构简单,不需电源,灵敏度低,必须在电波强大处才能收听。也称为「矿石机」。
《漢語大詞典》:矿石机(礦石機)
一种用有单向导电性质的矿石做检波器的无线电收音机。又称矿石收音机。 程权 《〈矿石收音机〉前言》:“在播音台附近装置一架矿石机供个人的清听,是一种最经济而富有教育性的娱乐。”
《漢語大詞典》:积石(積石)
(1).指积聚在一起的石块。汉书·晁错传:“山林积石,经川丘阜,屮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长林罗户穴,积石拥基阶。”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积石乱巉巉,庭莎緑不芟。”
(2).矿石。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铜锡未採,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鑪橐铸鑠乃成器,未更鑪橐,名曰积石。积石与彼路畔之瓦,山间之砾,一实也。”
(3).山名。即 阿尼玛卿山 。在 青海省 东南部,延伸至 甘肃省 南部边境。为 昆仑山脉 中支, 黄河 绕流东南侧。书·禹贡:“导 河 积石 ,至于 龙门 。” 元 袁桷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一:“青琐倦迂散,执轡踰关 河 。黄流何奔倾, 积石 何嵯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八:“导 河 积石 归 东海 ,一字源流奠万譁。”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 河水 发源 崑崙 之墟,伏流数千里,涌出地上匯为 星宿海 ,至 积石 流入中国。由 积石 而东北而南三千里至 龙门 。”
《國語辭典》:铁矿(鐵礦)  拼音:tiě kuàng
1.含铁矿物为主的矿石,用于提炼钢铁。常见铁矿物包括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钛铁矿、菱铁矿与黄铁矿。
2.产铁的矿场。
《國語辭典》:锡石(錫石)  拼音:xí shí
一种矿物。成分为二氧化锡,多呈柱状、粒状、致密块状结晶。棕至黑褐色,条痕浅棕色,质地坚硬有光泽,比重大。大多数产于高温热液矿脉和砂砾矿床中,为炼锡的主要矿物。主要产地包括马来西亚、印度、玻利维亚、萨伊和中国。
《國語辭典》:翡翠  拼音:fěi cuì
1.动物名。一种鸟。鸟纲佛法僧目。与鱼狗同类,稍大,全体羽毛带赤褐色,惟臀部中央与上尾间有白纹一条,又杂以青色斑纹,羽毛可作装饰品。
2.硬玉中含铬而呈翠绿色者。主要成分为钠铝矽酸盐,属单斜晶系,光泽如脂,半透明,可作珍贵饰品。也称为「翠玉」。
《國語辭典》:水晶  拼音:shuǐ jīng
一种有良好结晶外形的石英,成分为氧化矽,无色透明者可制眼镜、印章及透光镜等物,有色者可作饰品用。
《國語辭典》:破碎  拼音:pò suì
1.割裂。《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夏侯胜》:「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2.毁败。《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赖祖宗之灵,师克有捷,丑虏破碎,遂扫厥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次入一国,都无一人,只见荒屋漏落,园篱破碎。」
3.破裂散碎。如:「玻璃破碎一地。」元。苏彦文〈斗鹌鹑地冷天寒套。紫花儿序〉曲:「早是我衣服破碎,铺盖单薄。」
《國語辭典》:云母(雲母)  拼音:yún mǔ
是一种造岩矿物的统称。成分为含钠、钾、镁、铁与铝等的片状矽酸盐。有良好解理,可剥裂如纸,能耐高温,绝缘性佳,是重要的电气绝缘材料。多产于花岗岩及伟晶岩中。也称为「云精」。
《漢語大詞典》:云母竹(雲母竹)
竹名。相传 安徽省 凤阳县 南有 云母山 ,山上有云母石,产大竹。竹皮色与云母石相似,因名。初学记卷二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云母竹,大竹也。” 唐 皮日休 《洛中寒食》诗之二:“ 洛水 万年云母竹, 汉 陵千载野棠花。”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竹品谱·云母竹》:“云母竹,簜竹之巨者也。《濠梁图经》曰:出 钟离 南四十里 云母山 。山有云母石,竹皮之色似之,因以为名。”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二》:“云母竹一节可为船。”
《國語辭典》:水精  拼音:shuǐ jīng
1.水晶。唐。杜甫〈丽人行〉:「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宋。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词:「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2.水中的精灵、妖怪。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外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
《漢語大詞典》:生金
(1).出产黄金。韩非子·内储说上:“ 荆 南之地、 丽水 之中生金。”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 唐 王建 《寻李山人不遇》诗:“生金有气寻还远,仙药成窠见即移。”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金﹝集解﹞引 陶弘景 曰:“金之所生,处处皆有。 梁 、 益 、 寧 三州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
(3).金矿石之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金:“毒金即生金,出 交 广 山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餘次,毒乃已。”
《國語辭典》:司南  拼音:sī nán
1.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可辨别方向,为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即现在指南针之始祖。《韩非子。有度》:「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汉。王充《论衡。是应》:「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2.比喻指导、准则。唐。杨齐宣 晋书音义序:「由是博考诸传,综览群言,研覈异同,撰成音义,亦足以畅先皇旨趣,为学者司南。」宋。陆游 十月二十四日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诗:「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
《國語辭典》:司晨  拼音:sī chén
1.主掌报晓的事。《旧五代史。卷三四。唐书。庄宗本纪八。史臣曰》:「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唐。李咸用 早鸡诗:「锦翅朱冠惊四邻,稻粱恩重职司晨。」
2.职官名。清代钦天监的属官,职掌知漏刻,即唐司天台的属官司辰。
《漢語大詞典》:顽矿(頑礦)
亦作“ 顽鑛 ”。坚硬的矿石。 宋 苏轼 《石炭》诗:“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鑛何劳锻。”亦泛指顽石。 明 高启 《太湖石》诗:“不如顽矿世所弃,满山长作牛羊眠。” 清 唐孙华 《石鼓歌》:“文词幸得附顽矿,不随 秦 燄腾鬱攸。”
分類:坚硬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