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窑业(窑业)  拼音:yáo yè
陶、瓷制品的原料都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矽酸盐矿物(如黏土、长石、石英),而所有矽酸盐制品,都须要在窑炉中,以高温烧制而进行物理及化学反应,故陶、瓷、玻璃、水泥、珐琅、耐火材料、研磨材料等矽酸盐工业又称为「窑业」。
《国语辞典》:釉药(釉药)  拼音:yòu yào
涂在陶瓷表面的一种玻璃状物质。普通以长石、石英、硼砂、白垩、陶土等物依一定比例混合研碎,加水成浆而成。以浸、淋、绘、喷等方式涂布于陶瓷表面,阴乾后入窑烧制,会在陶瓷表面形成发亮的薄膜。若在釉药中加入不同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的颜色,具有装饰成品的功用。
《国语辞典》:虎眼石  拼音:hǔ yǎn shí
石英的一种。一种具有猫眼效果的宝石,多呈黄棕色,宝石内带有仿丝质的光纹。加工制成长圆形后,会显出如虎眼般的色彩。也称为「虎睛石」。
《国语辞典》:非塑性  拼音:fēi sù xìng
缺少可塑性的硬质原料。如长石、石英、唐瓦石等。
《国语辞典》:玢岩  拼音:bīn yán
一种具斑状岩理组织的火成岩。斑晶由碱性长石或石英组成,基质为细粒或隐晶质矿物。常见于地下浅部的火成岩体或是火山岩(喷出岩)。也称为「斑岩」。
《国语辞典》:斑岩  拼音:bān yán
一种具斑状岩理组织的火成岩。斑晶由碱性长石或石英组成,基质为细粒或隐晶质。常见于地下浅部的火成岩体或是火山岩(喷出岩)。
《国语辞典》:镜铁矿(镜铁矿)  拼音:jìng tiě kuàng
为一种赤铁矿。与石英伴生,闪亮叶片状集合体,类似玫瑰状,也称为「铁玫瑰」;钢灰至铁黑色呈金属光泽,晶面闪烁如镜。
《国语辞典》:伟晶岩(伟晶岩)  拼音:wěi jīng yán
粗大矿物结晶的火成岩,一般由石英、云母及正长石等矿物晶体组成,也称为「伟晶花岗岩」。
《国语辞典》:石英表(石英表)  拼音:shí yīng biǎo
石英晶体具有压电效应且共振频率很精确稳定,可置于电子振荡器使其产生精准周期之电压变化,用以作为计时。
《漢語大詞典》:汞弧
在玻璃或石英管中通过汞蒸汽的放电,它发射富于光化性的紫外线蓝绿光,用于各种目的(例如用于水的杀菌消毒、照相或整流器中)
《漢語大詞典》:二氧化硅
化学式sio2。有石英、方石英和鳞石英等多种不同晶型。某些石英矿因纯度和杂质颜色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水晶、紫水晶、烟水晶、黑晶等。不溶于水和除氢氟酸以外的酸,溶于碱。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用以制晶体硅、水玻璃、玻璃、陶瓷、水泥及其他硅化物。纯净、透明的石英晶体是制光学仪器的重要材料。
《國語辭典》:黑晶  拼音:hēi jīng
一种矿物。夹杂于花岗岩中,是石英矿的变种,为黑色晶体加热处理后变成黄色。
《漢語大詞典》:猫睛石(貓睛石)
(1).石英的隐晶质亚种之一。蓝灰色,具丝绢光泽和纤维状细纹。是名贵的工艺雕刻品材料。
(2).一种珍贵的宝石。其幻光性的金绿宝石亚种,表面具有猫儿眼睛中所见的垂直闪光亮带。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猫睛石》:“猫睛石出 细兰国 ,光色一如睛,佳者瞳子随时变换,大如指面,值千金,如钱无价。” 清 洪升 《长生殿·禊游》:“你看眼嵌猫睛石,额雕玛瑙纹。”亦省作“ 猫睛 ”。 明 罗日褧 咸宾录·西夷志二·默德那:“土产:猫睛、祖母緑。” 明 曹昭 格古要论·猫儿眼睛:“猫睛出南蕃,性坚,黄如酒色。睛活者中閒有一道白横搭,转侧分明,与猫儿眼睛一般者为佳,故云。若眼睛散及死而不活者,或青黑色者,皆不为奇,大如指面者尤好,小者价轻,宜镶嵌用。”一本作“ 猫睛 ”。
(3).见“ 猫睛 ”。
《漢語大詞典》:猫睛(貓睛)
亦称“ 猫睛石 ”。 具幻光性的金绿宝石亚种,表面具有猫儿眼睛中所见的垂直闪光亮带。是著名的装饰宝石。 明 曹昭 格古要论·猫睛:“猫睛石出南番,性坚,黄如酒色。睛活者中间有一道白横搭,转折分明。与猫儿眼睛一般者为佳。”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北山胜迹四:“南渡时,捨施珍寳,有日月珠、鬼谷珠、猫睛等,虽大内亦以为罕见。” 清 方以智 通雅·金石:“靺鞨、木难、鸦鶻、猫睛,皆寳石也。”
见“ 猫睛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