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石雷
用石头作壳的简易地雷。 邢野 《儿童团》第三幕:“ 卧虎山 上必有一场大战,咱们得把地雷、石雷全给它使上。”《诗刊》1977年第9期:“石雷似遍地瓜果,土炮像扬谷机嘶鸣。”
《漢語大詞典》:热石(熱石)
发烫、发热的石头。 晋 陆机 《羽扇赋》:“是故烹飪起於热石,玉輅基於椎轮。”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炎湖度氛氲,热石行犖硞。”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地下:“ 临武县 山有热石,置物其上,立焦。”
《漢語大詞典》:球儿
小的球
指小孩儿玩的小玻璃球(也有用石头做的)
《漢語大詞典》:跳石
矗出水面的石头,可供人跨渡。 沈从文 《新与旧》:“河上游一点有一列过河的跳石,横亘河中,同条蜈蚣一样。”
《漢語大詞典》:焚石
烧烫的石头。周礼·秋官·壶涿氏:“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敺之,以焚石投之。” 贾公彦 疏:“焚石投之使惊去者,石之燔烧得水作声,故惊去也。”
分類:石头
《漢語大詞典》:礧石
亦作“礌石”。 古代作战时从高处下投以打击敌人的石头。汉书·匈奴传:“ 匈奴 乘隅下礧石。”左传·襄公十年“矢石” 晋 杜预 注:“兵法守城用礧石,以击攻者。”北史·李崇传:“ 鷲硤 之口,积大木,聚礌石,临崖下之,以拒官军。”明史·韩雍传:“﹝ 侯大狗 等﹞立栅南山,多置滚木、礧石、鏢鎗、药弩拒官军。”
《漢語大詞典》:燃石
传说中一种石头,灌水则发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浊水 又东逕 建成县 ……县出燃石。《异物志》曰:‘石色黄白而理疎,以水灌之便热,以鼎著其上,炊足以熟。置之则冷,灌之则热,如此无穷。’”
《國語辭典》:笔洗(筆洗)  拼音:bǐ xǐ
用陶瓷、石器、贝壳等制成以供清洗毛笔的器具。
《國語辭典》:辉石(輝石)  拼音:huī shí
一种矽酸盐矿物,成分变化不定,以钙、镁、铁等组成的变种较多。属单斜晶系,粒状或柱状,呈灰、白、绿、黑等色,有光泽,质脆,为火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分布广泛。
《漢語大詞典》:砀基(碭基)
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张铣 注:“墉坦,墙也。碭,文石,以为墙根,其光照照然。”
分類:花纹石头
《漢語大詞典》:寝石(寢石)
卧石,横躺着的石头。荀子·解蔽:“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楚 熊渠子 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射之,没金鎩羽。下视,知其石也。”后亦为典。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我 勾践 被 吴 围住,困居此山,心魂不寧,手足无措,见寝石以为虎,认草木而皆兵。”
分類:石头
《國語辭典》:墩子  拼音:dūn zi
粗大的石块或木头。《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如今你既把我闹了来了,有你甚么好花儿呀,好果的呀,就简直的给我带,给我吃,不爽快些儿吗?还要这块木头墩子作甚么?」
《漢語大詞典》:查浦
古地名。在 建康 石头山 (今 南京市 清凉山 )南。 晋 成帝 咸和 三年(公元328年), 苏峻 叛据 建康 , 陶侃 起兵入讨,屯兵于此。晋书·陶侃传:“ 查浦 地下,又在水南,唯 白石 峻极险固,可容数千人,贼来攻不便,灭贼之术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横塘 、 查下 ” 晋 刘逵 注:“ 查下 , 查浦 ,在 横塘 西。”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二·江宁府》:“ 查浦 ,在府西南十里,大 江 南岸,《实録》云: 石头 南上十里,即 查浦 。”
《漢語大詞典》:石碉
用石头建筑的碉堡。 清 赵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贻》诗:“石碉木棚番落屋,铁索竹笮蛮江桥。”
《漢語大詞典》:泗石
出于 泗水 之滨的石头。可以作磬。语本书·禹贡:“ 嶧 阳孤桐, 泗 滨浮磬。” 孔 传:“ 泗水 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磬。” 唐 司空图 《成均赋》:“孤桐韜响,惟均雨露之濡; 泗 石含清,未冠云韶之节。”
分類:泗水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