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12,分121页显示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6  97  98  9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江正(元叔 )
陈靖(道卿 )
石知颙
孙知微(太古 )
韩崇训(知礼 )
马知节(子元 正惠 )
上官知十
王砺(汝坚 )
黎良知
李先知(元象 )
吕钦问(知止 )
马知节(介卿 )
僧知礼(别称 法智、智礼 约言 法智大师 世称 四明尊者 知礼 )
陕府知县
释普融(别称 普融知藏 )
江正 朝代: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江南人,字元叔。五代时仕南唐李煜。宋太祖立,同樊若水献下江南之策,正为内应。归宋后仕至比部郎中。性喜藏书,尝为越州刺史,吴越藏书甚多,遂多方借本誊写,及破江南,共得遗书数万卷。晚年任安陆刺史,尽载其书以归,筑室藏之。卒后藏书悉散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道卿。好学,颇通古今。宋初授阳翟主簿,改将作监丞。累迁太常博士。建言行井田法。真宗即位,奏请行劝农法。知建、泉二州,拜左谏议大夫。以秘书监致仕。辑有《劝农奏议》。
全宋诗
陈靖(九四八~一○二五),字道卿,莆田(今属福建)人。初仕阳翟主簿。太宗淳化中为京西劝农使,出知婺州。真宗时历江南、京西、京东转运使,知潭、越、苏、建、泉诸州,加左谏议大夫。仁宗初丁谓贬。靖与丁谓善。亦以秘书监致仕。天圣三年卒(清乾降《莆田县志》卷一七《人物志·名臣传》),年七十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二本传)。有《经国集》十卷(《莆田县志》卷三三《艺文志》)已佚。《宋史》卷四二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三五
陈靖(九四八——一○二五)字道卿,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好学,通古今。太宗时为将作监丞、秘书丞、直史馆,迁太常博士、刑部员外郎。真宗朝,历度支判官,淮南、江南、京西、京东转运使,知泉、苏、越等州,累迁太常少卿,进太仆卿、集贤院学士。与丁谓善,谓贬后,坐以秘书监致仕,天圣二年卒。靖平生多所建画,而于农事尤详。尝取淳化、咸平以来所陈表章,目曰《劝农奏议》,录上之,然其说泥古,多不可行。《宋史》卷四二六有传,又见乾隆《莆田县志》卷一七。
石知颙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1019 【介绍】: 宋真定人。形貌甚伟。太祖建隆中为宦者,授内中高品。太宗即位,改供奉官,掌仪鸾司。淳化中经制明州市舶司。五年以内殿崇班预平李顺。天禧二年至并代州钤辖兼管勾麟府路军马事。
孙知微 朝代:后蜀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彭山人,字太古。师释令宗。善画佛道像,尤长于龙水。后蜀时隐居青城山。太宗淳化中张咏镇蜀,慕其画而终不可致。及咏还朝,知微始以画赠之。
韩崇训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10 【介绍】: 宋磁州武安人,字知礼。韩重赟子。以荫补供奉官。从征河东,权知麟州。屡败西夏李继迁。以功擢西上閤门使,邠、宁、环、庆、清远军都巡检使,徙镇定、高阳关行营钤辖,屯镇州。契丹兵至威武军,崇训陈兵唐河,扼其要路,迫敌遁去。移并、代钤辖,权知并州,与大将王超袭破契丹于定州。真宗景德初,契丹兵南下,又与王超追袭至镇州。大中祥符二年,授右龙武军大将军,领韶州防御使。以本官分司西京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19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字子元。马全义子。太宗时以荫补官。历知梓州,镇压李顺起事。除益、汉九州都巡检使、内园使,平刘旰起事。真宗时累除枢密副使,遇事敢言,鄙视枢密使王钦若,每廷议辄面诋之。后拜知枢密院事,以疾乞罢,除知贝州兼部署。卒谥正惠。
全宋诗
马知节(九五五~一○一九),字子元,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东都事略》卷四三本传)。太宗时,以荫补供奉官,监彭州兵马。历知数州。真宗景德三年(一○○六),擢签书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三)。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出为颍州防禦使,知潞州。天禧元年(一○一七),知天雄军,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明年罢,除彰德军留后、知贝州。三年卒,年六十五。谥正惠。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全宋文·卷一六三
马知节(九五五——一○一九),字子元,幽州蓟(今北京市)人。太宗时以父全义荫补供奉官。累迁西京作坊使、西上閤门使,历知定远军、深、庆、梓、秦、益、延等州。景德中徙知定州,拜东上閤门使、枢密都承旨,擢拜签书枢密院事。大中祥符七年出知潞州。天禧初,移知天雄军,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以疾乞罢,除彰德军留后,知贝州兼部署。未几卒,年六十五。谥正惠。《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上官知十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化五年(994)任台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砺,字汝坚,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真宗景德二年(一○○五)以职方员外郎知越州(《嘉泰会稽志》卷二,《王氏谈录》作祥符中),官至屯田郎中。卒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一《王洙墓志铭》)。事见《宋史》卷四五七《戚同文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黎良知,曾官宁武军节度签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李先知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九三
李先知,字元象,渭州(治今甘肃平凉)人。业医。乾道间编《活人书括》三卷。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吕钦问,字知止。公著孙,希绩子。事见宋胡稚笺注《简斋诗集》卷一《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诗注。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马知节,字介卿,环溪(今四川简阳东)人(《诗家鼎脔》卷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28 【介绍】: 宋僧。四明人,字约言。俗姓金。七岁丧母,发愿出家,十五岁受具。二十岁从宝云寺义通法师习天台教观。甫经一月,便能讲经。与高僧慈云相结,义同手足。未几,名撼四方,净侣云集。太宗淳化间出主乾符寺,寻迁延庆寺,专事忏讲四十余年,生徒遍于东南。真宗赐号法智大师,世称四明尊者。后世尊为天台宗十七祖。有《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大悲忏仪》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28 【介绍】: 宋僧。四明人,俗姓金,名知礼,字约言。年十五出家,师事宝云寺义通法师。讲天台教观。真宗天禧四年住延庆寺,学徒甚众。有《十义书》、《融心解》等多种。
全宋文·卷一七四
知礼(九六○——一○二八),又称智礼,字约言,俗姓金氏,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幼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二十岁从天台螺溪传教院义通学天台教观。端拱元年师卒,遂继席弘化。后居四明延庆院。四十馀年中,讲论佛典,修礼忏法,并与本宗「山外派」展开长期争论,开创山家派,成为天台宗著名义学高僧,后人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人称四明尊者,宋真宗赐号法智大师。天圣六年卒,年六十九。著述宏富,有《十二门指要钞》、《观心二百问》、《金光明经文句》、《观音玄义记》、《观音义疏记》、《观经疏妙宗钞》、《四明十义书》、《四明尊者教行录》等,多存。见释宗晓《四明尊者年谱》(《大正藏》卷四六),《佛祖统纪》卷八。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知礼。字约言。四明金氏子。父母祷佛而生。神宇清粹。不与众伦。出家具戒。从宝云习教观。大有解入。与慈云相结。义同手足。端拱元年。宝云归寂。遂继席弘化。学众云委。咸平中。郡大旱。与慈云同修光明忏祈雨。约三日无应当。然一手供佛。忏未竟。雨已大浃。是年。遣门人如什二子。持十义书观心二百问。诣钱塘昭师室。初是。光明玄。有广略二本。景德前。钱塘恩师制发挥记。专解略本。谓。十种三法。纯谈法性。不须更立观心。广书有之者。后人擅加耳。师于是。作扶宗记。大明广书附法观心之义。谓恩师之废观心。是谓有教而无观。有梵天昭孤山圆。皆奉先门学。述辩讹。以助略书。彼此诘难往返。绵历七载。乃总结前后。为书二卷。凡十章。因为十义书。又设为二百问以质之。时。孤山居昭师座端。观如什论不已。遽白郡守。以来无公据发遣。令还不复致答。事乃已。祥符六年。建念佛施戒会。岁视为尝。且撰融心解。明一心三观。显四净土之旨。天禧改元。谓其徒曰。半偈亡躯。一句投火。圣人之心。为法如是。吾将捐身。以警懈怠。乃与异闻。结十同志。修法华忏。三载期满。将焚身以供妙经。秘书杨大年。以常住弘法为请。并诸公。交劝力止之。乃复结十僧。修大悲忏法三载。以酬素愿。是年。述消复三用章。对孤山阐义钞。四年驸马李遵勖。奏师高行遗身。上嘉叹。赐号法智。且遣内侍。至延庆寺。命修法华忏三日。为国祈福。因撰观音别行玄记。观经疏妙宗钞。天圣改元。天童凝禅师。贻书论指要钞。拣示达磨门下三人。得道浅深。为不可。师为改之。三年。大弘放生之业。五年。制光明文句记。以迫归寂。不及终帙。六年元旦。建光明忏七日。为顺寂之期。至五日。结跏趺坐。召大众说法。称佛号。奄然而逝。寿六十九。夏五十四。露龛二七日。颜貌如生。爪发俱长。塔于南城崇法院之左。师著述数十种。发明天台一家之旨。无剩义矣。诚为前达之功臣。后学之模范。独于起信。大有悟入。故多所援据。后人扁其堂。曰起信。示不忘也。师门学甚夥。而尚贤为之冠。嗣法智。主延庆。道化大行。尝晨入忏堂。见一虎伏几前。贤直进。展尼师坛于虎背。拜之。寂无所睹。奇哉。则其人为可知矣。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知礼,字约言。明州金氏子。其父母梦神僧携一童,畀之曰:“此佛子罗睺罗也。”未几生礼。七岁丧母,号哭不绝,白父求出家,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得度。及长,诣宝云寺义通法师学教观圆顿之旨,一受即了。淳化中主乾符寺,寻徙保恩院,敷扬教观,学徒踵至。会明州旱,礼与慈云式同修光明忏。约三日不雨,当自焚一手。如期,果大雨。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寺,赐名“延庆”。六年建念佛施戒会。自兹以降,每岁二月望,以为常举。尝集十僧,修《法华忏》三年,更集十僧修《大悲忏》三年,积精竭诚,千日无倦。人以为难,自礼视之,乃若固然。复于佛前,并爇三指,真心妙谛,超然生死。天禧四年,赐号“法智大师”,敕令住世演教。礼以从上诸祖,阐扬净土者,多谭事相,空示观门,暂被时机,未穷圆顿。因取天台《观无量寿经疏》,研极理奥,曲畅玄风,成《妙宗钞》数万言。时方诏天生立放生池,礼舍钵资,集诸善缘,结放生会,每岁佛诞日,纵诸鱼鸟。有司以闻,敕枢密刘筠撰文,立碑院内。天圣六年正月元日将示寂,建《光明忏》七日。至五日,结跏趺坐,召众说法,称佛数百声,奄然而逝,年六十九。露龛二七日,爪发加长。阇维时,舌根不坏,若莲华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陕府知县,姓名不详,与范纯仁同时(《道山清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普融知藏,古田(今福建古田东北)人。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全宋诗
释普融,古田(今属福建)人。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礼同乡普融者。至五祖。祖举倩女离魂话问之。有契。呈偈云。二女合为一媳妇。机轮截断难回互。从来往返绝踪由。行人莫问来时路。后凡遇僧来谒。则操闽音诵俚语曰。书头教娘勤作息。书尾教娘莫瞌睡。且道中间说甚。僧拟议。即推出。尝掌藏钥。诸方称融智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