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真知灼见(真知灼見)  拼音:zhēn zhī zhuó jiàn
1.明确的见解。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八。顾炎武》:「多骑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也作「灼见真知」。
2.真的知道,看得清楚。《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凡是日与考各员,苟有真知灼见,确能指出枪替实据者,务各密告首府。」
《漢語大詞典》:知无不为(知無不爲)
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去做。形容尽心竭力。《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林尧叟 注:“凡可以利益国家者,苟知其事,莫不尽心力而为之。”南史·张弘策传:“ 弘策 尽忠奉上,知无不为。” 宋 秦观 《任臣上》:“其人自以旷世遭遇,莫不悉心竭力,知无不为,言无不尽。”
《國語辭典》:知无不言(知無不言)  拼音:zhī wú bù yán
所知道的全部说出来。如:「你想知道什么尽管问,我知无不言。」
分類:只要知道
《漢語大詞典》:知情不报
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检察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例如:对叛逆罪的知情不报者。
《國語辭典》:望风扑影(望風撲影)  拼音:wàng fēng pū yǐng
所知不详确,而作无把握、无定向的寻求。如:「望风扑影的那里找得著?」
《國語辭典》:捕风捉影(捕風捉影)  拼音:bǔ fēng zhuō yǐng
1.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说的话毫无根据,凭空揣测。《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余持又禀道:『可见这关文是个捕风捉影的了。』」《红楼梦》第九五回:「袭人心里著忙,便捕风捉影的混找。」也作「系风捕景」。
2.比喻事情毫无成果、徒劳无功。
《國語辭典》:无所不知(無所不知)  拼音:wú suǒ bù zhī
任何事都知晓。《抱朴子。内篇。袪惑》:「凡人见其小验,便呼为神,人谓之必无所不知。」宋。苏轼《应诏集。中庸论上》:「知之者为主,是故虽无所不知,而有所不能行。」也作「无所不晓」。
《國語辭典》:私房话(私房話)  拼音:sī fáng huà
私下交谈,不欲为第三者所知的悄悄话。《平妖传》第一三回:「老嬷嬷张神捉鬼的道:『老身有句私房话儿,叫两位师公权且闪开!』」《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与翠翠虽然夫妻相见,说不得一句私房话。」
《國語辭典》:偷偷摸摸  拼音:tōu tou mō mō
瞒著人做事,不让他人知道。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我唤你来,不为别事,想俺两个偷偷摸摸的,到底不是个了期。」《红楼梦》第七三回:「姑娘,你别太张势了。你满家子算一算,谁的妈妈奶奶不仗著主子哥儿多得些益,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也作「偷偷伴伴」、「偷偷抹抹」。
《國語辭典》:湮没无闻(湮沒無聞)  拼音:yīn mò wú wén
埋没,无人知晓。清。戴名世〈朱铭德传〉:「自明之亡,江、浙、闽、广间,深山大泽如先生辈者亦不少,而湮没无闻,于世者多矣。」
《國語辭典》:一叶知秋(一葉知秋)  拼音:yī yè zhī qiū
比喻由局部的、细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也作「落叶知秋」、「叶落知秋」。
《國語辭典》:叶落知秋(葉落知秋)  拼音:yè luò zhī qiū
比喻由微小的迹象,可推知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参见「一叶知秋」条。《五灯会元。卷二○。天童咸杰襌师》:「动弦别曲,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目机铢两。」
《国语辞典》:泥水自蔽  拼音:ní shuǐ zì bì
隐居于僻远的地方,不让人知道。三国魏。曹丕〈让县自明本志令〉:「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国语辞典》:捏神捏鬼  拼音:niē shén niē guǐ
暗中商议,不使他人知道。如:「他们捏神捏鬼的,不知道又在商议著什么不可告人的的计画。」
《国语辞典》:明知就里(明知就里)  拼音:míng zhī jiù lǐ
清楚的知道其中的道理。《三国演义》第九回:「貂蝉已明知就里,假作欢喜拜谢。」
《国语辞典》:踏地知根  拼音:tà dì zhī gēn
事情的原由能清楚的知道。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俺出身入仕,荫子封妻,大人家踏地知根。」也作「知根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