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颁示(頒示)
(1).发布;通告。谓公布出来,使人知晓。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宜付史舘,颁示天下,賫卷中使则 焦楚鍠 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续增若干款,颁示各省督抚将军遵照办理。”清史稿·后妃传·文宗孝钦显皇后:“两太后以 文宗 赐 同道堂 小璽铃识,仍以上旨颁示。”
(2).谓赐给观看。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鈐书》:“又颁示北岳碑,真雄文健笔,高古相称。”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德音行事,外廷有所未闻,及自来更有纪述,发明文字,藏在宫禁者,欲乞特赐颁示,以凭论次。”
《漢語大詞典》:识机(識機)
亦作“ 识几 ”。 谓知晓事物发生变化的几微迹象。 汉 蔡邕 《汝南周勰碑》:“然则识几知命,可覩于斯矣。”文选·祢衡〈鹦鹉赋〉:“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 李善 注:“ 王弼 《周易》注曰:‘机者,事之微也’。” 唐 杜甫 《归燕》诗:“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漢語大詞典》:委悉
(1).细说。 南朝 齐 萧子良 《与孔中丞书》:“翰迹易烦,终不尽意,比见君,别更委悉也。”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顷见汝自更委悉,书不欲多及。”
(2).详细知晓。魏书·韩麒麟传:“卿等之文,朕自委悉;中省之品,卿等所谓。”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顾视城中,无不委悉。”
(3).详尽。新唐书·吴凑传:“ 令狐彰 、 田神功 等继没,其下乘丧挟兵,輒偃蹇摇乱。 凑 持节至 汴 滑 ,委悉慰説。”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乡党篇一:“则《乡党》一篇,直是仙人手中扇,不消如此説得委悉矣。”
《國語辭典》:粗通  拼音:cū tōng
略知、稍懂。如:「粗通文墨」、「粗通英语」。唐。无名氏《李谟》:「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漢語大詞典》:默喻
(1).暗中晓喻。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方金湖计处板升逆种书》:“此中大有计策,公宜默喻之,不可令 那吉 知也。”
(2).谓暗中知晓。 朱自清 《怀魏握青君》:“他对于别人,也能知道;但只默喻着,不大肯说出。”
《漢語大詞典》:喻旨
亦作“ 喻指 ”。 知晓旨意;喻示旨意。三国志·蜀志·黄忠传:“ 马 ( 马超 ) 张 ( 张飞 )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 关 ( 关羽 )遥闻之,恐必不悦。”三国志·魏志·国渊传:“﹝ 国渊 ﹞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晋书·王猛载记:“ 坚 ( 苻坚 )不许,遣其侍中 梁讜 诣 鄴 喻旨, 猛 ( 王猛 )乃视事如前。”
分類:知晓旨意
《漢語大詞典》:晓世(曉世)
使世人知晓。 宋 欧阳修 《删正〈黄庭经〉序》:“吾欲晓世以无僊而止人之学者,吾力顾未能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先生不信风水之説,《题金山郭璞墓》云:‘云根浮浪花……葬师 郭璞 墓。’晓世之意,隐然言外。”
分類:世人知晓
《漢語大詞典》:晓识(曉識)
知晓,了解。《后汉书·桓荣传》:“ 庄 以童蒙,学道九载,而典训不明,无所晓识。”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 怀恩 善战鬭,晓识戎情,部分谨严。”
分類:知晓了解
《国语辞典》:宿命通  拼音:sù mìng tōng
佛教谓能知晓过去世的生命、行事的超凡能力。为六种神通之一。《出曜经》卷三○:「唯有如来等正觉得此宿命通。」也作「识宿命通」、「宿住智通」。
《漢語大詞典》:佚闻(佚聞)
逸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诸子者,史之别派”原注:“记载古事佚闻,时书评论。”
《漢語大詞典》:众所共知(衆所共知)
为众人所知晓、熟悉。 宋 司马光 《言张方平札子》:“ 方平 文章之外,更无所长,姦邪贪猥,众所共知。”亦作“ 众所周知 ”。 袁静 《伏虎记》第五四回:“小秀才的表演是众所周知,人所公认的,只是报了个题目,就赢得了一阵掌声。” 薛暮桥 《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统筹安排》:“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发展工农业生产更好地来改善人民生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漢語大詞典》:无一不知(無一不知)
语本云笈七籤卷四九引《五符经》:“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也。”后以“无一不知”谓全部知晓。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凡是他问的,那先生无一不知,无一不能。”
分類:知晓
《國語辭典》:心血来潮(心血來潮)  拼音:xīn xuè lái cháo
思绪像浪潮般的突起。指心中对人事的感应与预知。《封神演义》第三四回:「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永忘,其心如石,再不动摇;心血来潮者,心中忽动耳。」亦用来比喻未经深思而突生的想法。《镜花缘》第六回:「我们一时心血来潮,自然即去相救。」
《国语辞典》:秘密社会(秘密社会)  拼音:mì mì shè huì
不让非会员知晓其组织方式与活动内容的团体。通常以誓言彼此规约,强调互助互信的情谊与义气。
《国语辞典》:食髓知味  拼音:shí suǐ zhī wèi
食得一次骨髓,便知晓其美味。比喻人得到一次好处后便贪得无厌。如:「自从他上次得到好处,便食髓知味,不断的骚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