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真心  拼音:zhēn xīn
诚心,真实的心意。《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欲设閒离之说,乱惑真心。」《红楼梦》第五七回:「邢夫人也不过是脸面之情,亦非真心疼爱。」
《國語辭典》:真心实意(真心實意)  拼音:zhēn xīn shí yì
心意真实诚恳,毫无虚伪。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著真心实意,这的是有情谁怕隔年期。」《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就如你替人葬坟,真心实意。」也作「真心真意」、「真心诚意」。
《國語辭典》:真心真意  拼音:zhēn xīn zhēn yì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丝毫虚伪。《红楼梦》第二九回:「因你既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也作「真心诚意」、「真心实意」。
分類:真心实意
《国语辞典》:真心诚意(真心诚意)  拼音:zhēn xīn chéng yì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丝毫虚假。《歧路灯》第二八回:「这也是他们大商真心诚意置买。」也作「真心真意」、「真心实意」。
《国语辞典》:一片真心  拼音:yī piàn zhēn xīn
一番诚挚恳切的心意。《红楼梦》第三七回:「我是一片真心为你的话,你千万别多心想著我小看了你。」
《国语辞典》:真心话(真心话)  拼音:zhēn xīn huà
出自内心,真实无妄的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僧家初时抵赖,后见来人说道:『已自相逢厮认了,』才把真心话,一一说知。」
《國語辭典》:本心  拼音:běn xīn
1.原来的心意。《三国演义》第五二回:「邢道荣教某如此,实非本心也。」
2.良心。《孟子。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巳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國語辭典》:情实(情實)  拼音:qíng shí
1.真心真意。《管子。形势解》:「与人交,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交。」《韩非子。解老》:「所谓处其厚不处其薄者,行情实而去礼貌也。」
2.真相、实际情形。《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主不审其情实,坐而患之,马犹不肥也。」《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传》:「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
3.罪状确实。《六部成语注解补遗。刑部》:「情实:犯罪者已经审讯明确罪情已实也。」
《漢語大詞典》:真草
(1).亦作“ 真艸 ”书体名,真书和草书。史记·三王世家褚少孙论:“谨论次其真草詔书,编於左方,令览者自通其意而解説之。”后汉书·列女传·陈留董祀妻:“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浄,因书之,真艸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真草书迹,微须留意。”
(2).真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诗八十八》:“真草对天享天福,假草对天落地狱。”
《國語辭典》:无心(無心)  拼音:wú xīn
1.不是故意的、并非存心如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儒林外史》第八回:「你今无心得了此书,真乃天幸。」
2.没有心情、心绪。《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章怀太子注引《邕别传》:「职在候望,忧布焦灼,无心能复操笔成草,致章阙廷。」《文明小史》第二○回:「此时贾、姚四人,无心观看园内的景致,一心只想听他们演说。」
3.没有成见。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
《漢語大詞典》:无心草(無心草)
(1).草名。鼠耳草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蚍蜉酒草,一曰鼠耳,象形也。亦曰无心草。”
(2).草名。麋衔草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麋衔一名无心草……鼠耳草亦名无心,与此不同。”
《國語辭典》:童心  拼音:tóng xīn
孩童纯真无邪的本性。《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君子是以知其不能终也。」
《國語辭典》:披心  拼音:pī xīn
1.坦诚相待。《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朕则宠卿以将位,礼卿以上宾,任同旧臣,爵齐勋辅,歃血断金,披心相付。」也作「披怀」。
2.剖露物体的中心部分。唐。钱起〈玛瑙杯歌〉:「瑶溪碧岸生奇宝,剖质披心出文藻。」
分類:披露真心
《國語辭典》:输心(輸心)  拼音:shū xīn
把心里话说给对方听。唐。杜甫〈莫相拟行〉:「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分類:真心
《漢語大詞典》:心师(心師)
(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 唐 皎然 《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诗:“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前蜀 贯休 《了仙谣》:“若师方术弃心师,浪似雪山何处讨。”
(2).谓心之师。《南史·张融传》:“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
(3).谓内心所师承的。 明 李东阳 《大原宋生灏手刻先君字法手稿赠之以诗》:“当其腕指所至时,意匠心师两无跡。”
《國語辭典》:面交  拼音:miàn jiāo
1.当面交付。《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少爷!为什么不出去,那人说是山东寄来的银信,要面交,等得不耐烦了。」
2.不是真诚相交的朋友。《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传》:「吾心实恶之,姑以为面交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