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盾矛
矛盾。 明 宋濂 《〈释氏护教编〉后记》:“呜呼!教之与禪,本无二门……奈何后世各建门庭,互相盾矛,教则讥禪滞乎空寂,禪则讥教泥乎名相,藉藉纷纷,莫克有定。” 明 胡应麟 《〈丹铅新录〉引》:“故有於前人之説,疑也骤而信之,是也骤而非之,至剽敚陈言,盾矛故帙。”参见“ 矛盾 ”。
分類:矛盾
《國語辭典》:矛盾  拼音:máo dùn
1.矛、盾,武器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誇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誇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
2.理则学上指不可同为真,亦不可同为假的概念或命题。
《漢語大詞典》:龙盾(龍盾)
亦作“ 龙楯 ”。 画有龙的盾牌。《诗·秦风·小戎》:“龙盾之合,鋈以觼軜。” 毛 传:“龙盾,画龙其盾也。”隋书·音乐志中:“武弁,朱褠衣,乌皮履,三十二人,执戈,龙楯。”
分類:盾牌
《分类字锦》:扬盾(扬盾)
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元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
分类:干盾
《漢語大詞典》:中盾
古官名。即中允。汉书·叙传上:“ 成帝 季年,立 定陶王 为太子,数遣中盾请问近臣。” 颜师古 注:“盾读曰允。《百官表》云:‘詹事之属官也。’《汉旧仪》云:‘秩四百石,主徼廵宫中。’”参见“ 中允 ”。
《國語辭典》:中允  拼音:zhōng yǔn
1.职官名。汉置,太子属官。南朝宋、齐时,改称为「中舍人」。唐再改称为「中允」,负责掌管侍从礼仪、审覈太子给皇帝的奏章文书、监管用药等事。明、清制与唐同,清末始废。
2.公正诚实。《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体正而王,中允克明。」
《漢語大詞典》:赵盾日(趙盾日)
左传·文公七年:“ 酆舒 问於 贾季 曰:‘ 赵衰 、 赵盾 孰贤?’对曰:‘ 赵衰 ,冬日之日也; 赵盾 ,夏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以“赵盾日”为夏天烈日之代称。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喜雨》:“久苦 赵盾 日,欣逢 傅説 霖。”亦省称“ 赵盾 ”。 宋 张耒 《仲夏》:“云间 赵盾 益可畏,渊底 武侯 方熟眠。”
分類:夏天烈日
《國語辭典》:后盾(後盾)  拼音:hòu dùn
背后的支援或依赖的力量。如:「他以民意为后盾,驰骋议场,意气风发!」《清史稿。卷一三九。兵志一○》:「上擐甲乘马,诸贝勒率护军如对严敌,亲军为后盾。」
《漢語大詞典》:兽盾(獸盾)
虎盾。绘饰虎形的盾牌。因避讳而改。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兽盾腾拏,圆坛帖妥。” 方世举 注:“兽盾,虎盾也。 唐 讳虎为‘兽’。”
《骈字类编》:铁盾(铁盾)
史记樊哙传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馀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夫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梁书元帝纪突骑短兵犀函铁盾结队千群持戟百万
又晋阳秋王平子左右有二十人甚健皆持铁盾马鞭
又虞世基讲武赋冲冠耸剑铁盾铜头
《韵府拾遗 轸韵》:攻盾
文心雕龙请夺彼矛还攻其盾
《漢語大詞典》:勾盾
官署名。掌管苑囿游观等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建春门:“ 建春门 内御道内,有勾盾、典农、籍田三署。”参见“ 鉤盾 ”。
《漢語大詞典》:钩盾(鉤盾)
亦作“钩盾”。 古代职官和官署名。 汉 少府属官有钩盾令,职掌园苑游观之事, 晋 亦有之; 隋 唐 曰钩盾署,属司农寺,职掌薪炭鹅鸭薮泽之物,以供祭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中书謁者、黄门、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 颜师古 注:“鉤盾主近苑囿。”文选·张衡〈东京赋〉:“奇树珍果,鉤盾所职。” 薛综 注:“鉤盾,今官,主小苑。” 清 赵翼 《米贵》诗:“祗应钩盾田犹旷,可惜高空种不成。”
《漢語大詞典》:盾威
指军队的兵力和士气。 宋 毛滂 《次韵曹子方》:“盾威正赫忽衰残,人意浑如水面宽。”
《骈字类编》:草盾
明 高启 鹤媒歌 草盾俄开中潜弩,弋师欢笑媒矜舞。
《骈字类编》:大盾
诗蒙伐有苑传伐中干也疏左传说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橹是大盾故以伐为中干干伐皆盾之别名也
分类:大盾
《分类字锦》:司盾
礼记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注释奠则舞舞则授器司马之属司兵司戈盾祭礼授舞者兵也
分类:干盾
《分类字锦》:坚盾(坚盾)
独孤及圣德颂序钩车云梯强弩坚盾齐传于西烽之亭
分类:干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