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楯瓦
盾脊,盾牌中间的突起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师及 齐 师战于 炊鼻 。 齐 子渊捷 从 洩声子 ,射之,中楯瓦。” 杜预 注:“瓦,楯脊。”
《漢語大詞典》:龙盾(龍盾)
亦作“ 龙楯 ”。 画有龙的盾牌。《诗·秦风·小戎》:“龙盾之合,鋈以觼軜。” 毛 传:“龙盾,画龙其盾也。”隋书·音乐志中:“武弁,朱褠衣,乌皮履,三十二人,执戈,龙楯。”
分類:盾牌
《漢語大詞典》:漂橹(漂櫓)
亦作“ 漂樐 ”。亦作“ 漂卤 ”。 谓血流浮起大盾牌。形容杀伤极多。战国策·中山策:“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秦 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櫓。”櫓,一本作“ 樐 ”。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樐。”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櫓,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特以神武不杀,哀者能胜,故无取乎漂櫓成渠耳。”
《國語辭典》:彭排  拼音:péng pái
防禦敌人攻击所使用的盾牌。汉。刘熙《释名。释兵》:「彭排,彭,旁也,在旁排敌禦攻也。」《南史。卷一六。朱龄石传》:「帝先命超石戒严二千人,白毦既举,超石赴之,并赍大弩百张,一车益二十人,设彭排于辕上。」也作「旁排」、「旁牌」。
《國語辭典》:藤牌  拼音:téng pái
一种藤制的盾牌。轻而坚韧,可用来防禦兵刃矢石,多见用于南方民族。《宋史。卷四九六。蛮夷传四。西南诸夷传》:「至生南界斗满村遇夷贼二千馀人,击之,杀伤五百人,夺梭枪藤牌。」
《漢語大詞典》:刀楯
刀和盾牌。古代短兵器。毗耶娑问经卷上:“譬如国王住於城,怖畏他军,先作坑堑,周匝遶城,备具粮食、弓箭、刀楯种种器仗。”旧唐书·盛彦师传:“﹝ 盛彦师 ﹞便领众踰 熊耳山 南,傍道而止,令弓弩者夹路乘高,刀楯者伏於溪谷。令曰:‘待贼半渡,一时齐发,弓弩据高纵射,刀楯即乱出薄之。’”
《漢語大詞典》:牌手
持盾牌的兵卒。《水浒传》第九五回:“那两个牌手,直抢入怀里来,手舞蛮牌,飞刀出鞘,早剁倒 元兴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教习牌手,申严军律。”
分類:盾牌兵卒
《漢語大詞典》:兽盾(獸盾)
虎盾。绘饰虎形的盾牌。因避讳而改。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兽盾腾拏,圆坛帖妥。” 方世举 注:“兽盾,虎盾也。 唐 讳虎为‘兽’。”
《漢語大詞典》:蒙伐
上面画有花纹的盾牌。蒙,通“ 厖 ”。《诗·秦风·小戎》:“蒙伐有苑。” 郑玄 笺:“蒙,厖也……画杂羽之文於伐,故曰厖伐。” 陆德明 释文:“伐如字,本或作瞂。”
分類:花纹盾牌
《漢語大詞典》:杨楯(楊楯)
杨木做的盾牌。左传·定公六年:“﹝ 乐祁 ﹞献杨楯六十於 简子 。” 杨伯峻 注:“古代盾或以木为之,此杨木非水杨……则此杨楯之杨或即黄杨,木材黄色,质坚緻,故以为盾。” 宋 徐晋卿 《春秋经传类对赋》:“ 孟庄子 为橁琴而示暇, 宋 乐祁 献杨楯以貽辜。”
分類:盾牌
《漢語大詞典》:圆排(圓排)
圆形的盾牌。 前蜀 冯鉴 《续事始·傍排》:“自 夷牟 始也,谓之傍排。步军用八尺牛筋排,马军用朱漆圆排。”
《漢語大詞典》:盾橹(盾櫓)
亦作“ 盾卤 ”。 盾牌。古代防护兵器。亦喻屏蔽或支援的力量。櫓,大盾。管子·禁藏:“被蓑以当鎧襦,沮笠以当盾櫓。”旧五代史·僭伪传三·王建:“ 茂贞 虽常才,然名望宿素,与 朱公 力争不足,守境有餘。 韩生 所谓入为扞蔽,出为席藉是也。适宜援而固之,为吾盾卤耳。”
《漢語大詞典》:干卤(干鹵)
(1).干橹,盾牌。文选·左思〈吴都赋〉:“干卤殳鋋,暘夷勃卢之旅。” 刘逵 注:“干、卤,皆楯也。”
(2).喻护身的东西。北史·王慧龙传:“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且吾方以仁义为干卤,又何忧乎刺客?”
《漢語大詞典》:蛮牌(蠻牌)
用南方产的粗藤做的盾牌。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有花粧轻健军士百餘,前列旗帜,各执雉尾、蛮牌、木刀。”《水浒传》第九二回:“寨内 李逵 等六将,领蛮牌步兵,滚杀出寨来。”
分類:南方盾牌
《漢語大詞典》:五盾
五种盾牌。周礼·夏官·司兵:“司兵,掌五兵五盾。” 郑玄 注:“五盾,干櫓之属,其名未尽闻也。”元史·舆服志二:“前井宿旗左,参宿旗右,各五盾从。次鬼宿旗左,觜宿旗右,各五弓从。次柳宿旗左,毕宿旗右,各五盾从。”
分類: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