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相问(相問)
(1).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 郑玄 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2).询问,质问。《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國語辭典》:通问(通問)  拼音:tōng wèn
1.互相往来访问。《礼记。曲礼上》:「嫂叔不通问。」《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国之纲纪,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矫枉过正,下吏惧谴,以至于此耳。」
2.互通音讯。《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董家宗族寥落,更鲜血气人,无敢向圜扉通问者。」《佩文韵府。卷七二。问韵》:「别来南北不通问,夜梦玉树春风前。」
《漢語大詞典》:相存
(1).互相问候。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 李善 注引说文:“存,恤问也。”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2).共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分類:相问问候
《國語辭典》:早安  拼音:zǎo ān
1.早晨的请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我看,这早安免了罢!到了晚上,一起来罢!」
2.早晨见面时的问候语。
《漢語大詞典》:对问(對問)
(1).互相问答交谈。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性谦恭篤慎,官府小吏,呼招对问,皆为抗礼。”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未尝干有司对问希品第,未尝歷王公丐贷饰车马。”
(2).古代文体之一。 战国 时 宋玉 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宋玉 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 范文澜 注引 纪昀 评:“《卜居》《渔父》已先是对问,但未标对问之名耳。然 宋玉 此文,载於新序;其标曰对问,似亦 萧统 所题。”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而特由其时游説之风而恢宏,因 荆楚 之俗而奇伟;赋与对问,又其长流之漫於后代者也。”
(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无双对问,实踵武於 丁鸿 。” 唐 沈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何幸盐梅处,惟忧对问机。”
(4).指受审问。朱子语类卷一二三:“ 周勃 终身有功,后来也下狱对问。”《水浒传》第二二回:“现有刀子是 宋江 的压衣刀,必须去拿 宋江 来对问。”
《漢語大詞典》:自环(自環)
(1).自营,为自己打算。韩非子·五蠹:“古者 苍頡 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王先慎 集解引 卢文弨 曰:“説文引作‘自营为厶’,营、环古通用。私当作厶。”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选人一朝登王路,坐而论道,惟以发抒党见为期,不以发抒民意为期,乃及工商诸政则未有不徇私自环者。”
(2).环绕自己。汉书·卫青传:“而适直 青 军出塞千餘里,见单于兵陈而待,於是 青 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 匈奴 。” 颜师古 注:“环,绕也。”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於是积薪柴聚茭茅以自环,搆火其傍,将自焚焉。”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 马援 ﹞转 安定 、 天水 、 陇西 数郡,豪杰望风而至,宾客自环,尝数十人。”
(3).自相问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观夫 荀 结隐语,事数自环; 宋 发巧谈,实始淫丽。”
《國語辭典》:对歌(對歌)  拼音:duì gē
双方一问一答的歌唱。《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汉。郑玄。笺:「晤,犹对也。言淑姬贤女君子宜与对歌相切化。」
《漢語大詞典》:通候
互相问候。《九尾龟》第三五回:“只説 章秋谷 猛然记起这个姓 方 的客人,同 秋谷 本来认识,家中也有二三十万家财,自家本是个目不识丁的人,你就是叫他写封平常通候的书信,他也写不出来。” 清 魏源 《致邓显鹤信》之三:“闻在 裕制军 公祖幕中,特附一部,便中望为转呈,未敢修书通候,恐涉冒昧耳。”
分類:相问问候
《漢語大詞典》:谆问(諄問)
恳切相问。《与友人论五言古诗书》:“然既承谆问,敢不倾忱一吐於执友之前。”
分類:恳切相问
《国语辞典》:别后寒温(别后寒温)  拼音:bié hòu hán wēn
人们重逢相聚时,互相问候的应酬语。《红楼梦》第六六回:「大家一齐相见,说些别后寒温,便拣个酒店歇下,叙叙谈谈。」
《漢語大詞典》:呵诹(呵諏)
谓笑语相问。 元 顾德润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述怀》曲:“安乐行窝,风流花磨。闲呵諏,歪嗑牙,发乔科。”
分類:笑语相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