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信州玉山人,字复善。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知徽州,为政廉明。寻除淮西总领。遣使南邦,还对称旨。以疏奏切直忤时宰,出知太平,治尚清静,民皆安之。全宋文·卷七七二五
韩补,字复善,号思轩,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祥弟。嘉定十六年进士。淳祐中知徽州,除户部郎官、淮西总领。遣使南邦,还对称旨。后以忤时宰出知太平州。宗程朱之学,与其兄祥并称二韩。见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九。
《漢語大詞典》:互文
(1).谓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足。《礼记·中庸》“吾説 夏 礼, 杞 不足徵也;吾学 殷 礼,有 宋 存焉” 唐 孔颖达 疏:“《论语》云:‘ 宋 不足徵也’,此云:‘ 杞 不足徵’,即 宋 亦不足徵。此云:‘有 宋 存焉’,则 杞 亦存焉,互文见义。”《南史·儒林传·司马筠》:“经传互文,交相显发。”《唐诗别裁集·王昌龄〈从军行〉之三》“ 秦 时明月 汉 时关” 清 沈德潜 注:“备 胡 筑城,起於 秦 汉 。明月属 秦 ,关属 汉 ,互文也。”
(2).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 子长 《史记》别创八《书》, 孟坚 既以 汉 为书,不可更标《书》号,改《书》为《志》,义在互文。”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错综成文例》:“《思齐篇》:‘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无斁,谓不见厌恶也;‘誉’与‘豫’通,《尔雅》曰:‘豫,乐也、安也。’言其俊士无不安乐也。‘豫’与‘无斁’互文见义,无厌恶则安乐可知,安乐则无厌恶可知。”
(3).指互有歧义的条文。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赦令》:“国家法令……宜令审细,毋使互文。” 唐 白居易 《论姚文秀打杀妻状》:“其律纵有互文,在理终须果断。”
(2).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 子长 《史记》别创八《书》, 孟坚 既以 汉 为书,不可更标《书》号,改《书》为《志》,义在互文。”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错综成文例》:“《思齐篇》:‘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无斁,谓不见厌恶也;‘誉’与‘豫’通,《尔雅》曰:‘豫,乐也、安也。’言其俊士无不安乐也。‘豫’与‘无斁’互文见义,无厌恶则安乐可知,安乐则无厌恶可知。”
(3).指互有歧义的条文。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赦令》:“国家法令……宜令审细,毋使互文。” 唐 白居易 《论姚文秀打杀妻状》:“其律纵有互文,在理终须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