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度关山(度關山)
乐府相和曲名。见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上。
《漢語大詞典》:辍舂(輟舂)
古代舂筑时,以歌相和,以杵声相送,用以自劝。里中有丧,则舂筑者不相杵。见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史记·商君列传。后以“辍舂”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南朝 梁 任昉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已矣余何叹,輟舂哀国均。”
分類:相和
《漢語大詞典》:平陵东(平陵東)
乐府相和曲名。相传为 汉 翟义 门客所作。 王莽 立 孺子婴 为帝,自称假皇帝,后故丞相 翟方进 子 东郡 太守 义 起兵,事败为 莽 所杀, 义 门客为作哀歌。原辞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相和曲下。 清 吴伟业 《读史杂诗》之四:“徒令千载后,流涕《平陵东》。”
《漢語大詞典》:咸感
易·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説,男下女,是以‘享利贞,取女吉’也。”后以“咸感”谓阴阳相感,夫妇相和。 唐 杨鉅 《册淑妃何氏为皇后文》:“观柔刚咸感之象,赋鸣鳩肃雍之德,将以视天下之内理,叙人伦之大端。”
《漢語大詞典》:和鼓
元 代一种鼓名。元史·礼乐志五:“和鼓,制如大鼓而小,左持而右击之。”
(1).与鼓声相和。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以金鐲节鼓。” 郑玄 注:“乐作鸣之,与鼓相和。”
(2).喻态度依违两可的人。宋史·张士逊传:“ 曹利用 在枢府,藉宠肆威, 士逊 居其间,无所可否,时人以‘和鼓’目之。”
《漢語大詞典》:嘤鸟(嚶鳥)
鸣声相和之鸟。 晋 陆云 《逸民赋》:“丛木振颖,葛藟垂阴;潜鱼泳沚,嚶鸟来吟。”
《漢語大詞典》:响和(響和)
应声相和。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
《国语辞典》:但曲  拼音:dàn qǔ
汉魏相和大曲中,没有歌唱,仅为纯演奏的乐曲。
《漢語大詞典》:邻和(鄰和)
谓邻国或邻居相和好。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 上党王 恭承朝旨,不敢相同。方篤邻和,不容全异。”一本作“隣和”。
《漢語大詞典》:云纠(云糾)
语本尚书大传卷一下:"于是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糾缦缦兮。"后以"云糾"比喻贤者相聚。
《漢語大詞典》:歇和
谓声音相和。亦谓行动相配合。 元 马致远 《赏花时·掬水月在手》套曲:“伸玉指盆池内蘸緑波,刚绰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见 嫦娥 。”
《漢語大詞典》:穆羽
谓声细如五音之羽,穆然相和。文选·扬雄〈甘泉赋〉:“阴阳清浊穆羽相和兮,若 夔 牙 之调琴。”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声细不过羽,穆然相和也。” 章炳麟 《訄书·订实知》:“号钟,乐之至和也,弹以穆羽,惟 钟期 能辨其律者。”
分類:五音相和
《漢語大詞典》:塔器
进行气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液相间物质传递的设备。按结构分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设有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与塔板上液层相接触进行物质传递。填料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液体沿填料自上向下流动,气体由下向上同液膜逆流接触,进行物质传递。常应用于蒸馏、吸水、萃取等操作中。
《國語辭典》:同声相应(同聲相應)  拼音: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原指声音相应和。语出《易经。乾卦。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后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应和。《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等传。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唐。杨烱〈晦日药园诗序〉:「凡我良友,同声相应。」也作「同声之应」。
《漢語大詞典》:恬酒
即甜酒。酒汁与酒槽相和杂,类似今之酒酿。周礼·天官·酒正“二曰醴齐” 汉 郑玄 注:“醴,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初学记卷二六引作“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