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朋党之争(朋党之争)  拼音:péng dǎng zhī zhēng
政治上意见敌对的集团相互倾轧排挤。如:「历史上,凡有朋党之争的朝代,国家必然走向衰败。」
《国语辞典》:两两相比(两两相比)  拼音:liǎng liǎng xiāng bǐ
1.成双的连成一行列。《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2.相互比较。如:「两两相比看看,一定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
《国语辞典》:鳞鸿附便(鳞鸿附便)  拼音:lín hóng fù biàn
比喻书信往来,相互连络。晋。傅咸〈纸赋〉:「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鳞鸿附便,援笔飞书。」
《国语辞典》:矛盾相向  拼音:máo dùn xiāng xiàng
拿矛与盾相互敌对。比喻针锋相对。「盾」文献异文作「楯」。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集》:「诏儒官与缁黄讲论。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
《国语辞典》:时隐时见(时隐时见)  拼音:shí yǐn shí xiàn
相互交替的出现或隐没。宋。邵伯温《闻见后录》卷二五:「其间林木荟蔚,云烟掩映,高楼曲榭,时隐时见,使画工极思不可图。」
《国语辞典》:盛衰相乘  拼音:shèng shuāi xiāng chéng
相乘,比喻相互消长。盛衰相乘指世事的兴盛衰微,相互消长。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以古准今,盛衰相乘,物理变化,圣人处之,岂非慄慄危惧,不敢自暇之时乎?」
《国语辞典》:神会心契(神会心契)  拼音:shén huì xīn qì
相互间心神契合,不必藉由言语的表达,心里便已理解、明白。《宣和书谱。卷一二。行书六。王安石》:「京从兄襄深悟厥旨,其书为本朝第一。而京独神会心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与方驾。」
《国语辞典》:社会契约(社会契约)  拼音:shè huì qì yuē
社会成员以相互同意的方式界定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共同遵循的规则或协议,并依此产生政治秩序。由这个角度阐释政府与公民之间政治关系的论点,统称为「社会契约论」;持此观点的思想家包括霍布斯(Thomas Hobbes,西元1588~1679)、洛克(John Locke,西元1632~1704)、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西元1712~1778)等人。
《国语辞典》: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拼音:shēng tài huán jìng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彼此会相互影响,而生物和环境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现象所构成的环境即称为「生态环境」。如:「文明社会的各种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国语辞典》:死者相枕  拼音:sǐ zhě xiāng zhèn
死去的人相互枕卧。形容死人很多。《魏书。卷九五。临渭氐苻健传》:「谢石乘胜追击,至于青冈,死者相枕。」也作「死相枕藉」。
《国语辞典》:死相枕藉  拼音:sǐ xiāng zhèn jiè
死去的人相互枕卧。形容死人很多。《明史。卷一八九。李文祥等传。赞曰》:「抗言极论,窜谪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藉,而赴蹈恐后。」也作「死者相枕」。
《国语辞典》:首尾共济(首尾共济)  拼音:shǒu wěi gòng jì
彼此相互支援、救助。《明史。卷二二二。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
《国语辞典》:首尾乖互  拼音:shǒu wěi guāi hù
前后相互违背。《宋书。卷七一。徐湛之传》:「赍传之信,无有主名,所徵之人,又已死没,首尾乖互,自为矛楯。」
《国语辞典》:首尾相赴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fù
头尾相互呼应。如:「全篇小说首尾相赴,结构谨严,实属难能可贵。」也作「首尾相应」。
《国语辞典》:首尾一贯(首尾一贯)  拼音:shǒu wěi yī guàn
前后贯通,相互呼应。如:「这篇文章构局严密,首尾一贯,相当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