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我人
佛教语。我相与人相。与众生相、寿者相,合称我人四相。《圆觉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覩荫界,何方置我人。” 唐 白居易 《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由是裂疑网,拔惑箭,渐离我人相者,日日有焉。”
《漢語大詞典》:相事
(1).两国间互相聘问。国语·楚语上:“春秋相事,以还軫於诸侯。” 韦昭 注:“言四时相聘问之事。”
(2).互相侍奉。荀子·王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
(3).相与从事战争。
(4).共同办事。 明 刘基 《绍兴崇福寺记》:“其徒 善祚 、 仁伟 、 悦儔 ,皆併力相事。”
《漢語大詞典》:骑竹马(騎竹馬)
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前蜀 韦庄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 骑竹 ”。 唐 杜甫 《清明》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
《國語辭典》:拜尘(拜塵)  拼音:bài chén
语本《晋书。卷五五。潘岳传》:「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后用以讽刺谄媚有权势的人。唐。刘禹锡〈望赋〉:「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漢語大詞典》:宰牧
(1).宰相与州牧的并称。泛指治民的官吏。 晋 孙绰 《喻道论》:“三辟五刑,犯则无赦。此王者之常制,宰牧之所司也。”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今贤宰牧屡申妇女入庙烧香之禁,而迄不能改,大可怪矣。”
(2).掌管,治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不害物为名,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
《漢語大詞典》:谈宾(談賓)
相与谈论的宾客。 晋 刘琨 《答卢谌》诗:“素卷莫启,幄无谈宾。” 唐 刘禹锡 《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诗:“送君从此去,铃阁少谈宾。” 宋 张先 《感皇恩》词:“暂时趋府冠谈宾。”
《國語辭典》:别岁(別歲)  拼音:bié suì
旧时民间习俗,岁末设酒宴庆贺,辞别旧岁,称为「别岁」。晋。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喂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也作「辞岁」。
《漢語大詞典》:披款
(1).敝开诚意。晋书·姚兴载记下:“主辱臣忧,故重茧披款,惟陛下亮之。”周书·萧撝传:“臣披款归朝,十有六载,恩深海岳,报浅涓埃。”
(2).谓推诚相与。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吾与 永固 ,虽未披款,而乡里先达,风味相亲。”
《漢語大詞典》:旧要(舊要)
(1).旧约,平昔相与期约之言。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载 袁绍 与 公孙瓒 书:“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晋书·段匹磾传:“君若不忘旧要,与吾进讨,君之惠也。”按,广雅·释言:“要,约也。”
(2).犹故交。 晋 陆机 《叹逝赋》:“顾旧要於遗存,得十一於千百。”
《漢語大詞典》:讲益(講益)
谓相与讲习研究而有所进益。 明 梁潜 《静学斋序》:“进与 蒋君 接迹而并趋,退而与 赵君 有校讐讲益之雅,相得益密。”
分類:相与讲习
《漢語大詞典》:相矢
相与发誓。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 吕洞宾 计所度者无虑数千,人人咸喜得道,相矢终身依焉。”
发箭时用一目瞄准。因以喻眇一目者。 宋 秦观 《眇倡传》:“有书生嘲之曰:‘间者缺然不见,意有奇遇,乃从相矢者处乎!’少年忿曰:‘自余得若人,还视世之女子无不餘一目者,夫佳目得一足矣,又奚以多为!’”
《国语辞典》:蚀泐(蚀泐)  拼音:shí lè
照相与印刷技术未发明以前,碑刻因捶拓无度而字迹逐渐模糊崩损,称为「蚀泐」。
《漢語大詞典》:杂洽(雜洽)
相与混同。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引 唐 冯翊 桂苑丛谈·李德裕:“羣众以某孤立,不杂洽辈流,欲乘此挤排之。”
分類:相与混同
《國語辭典》:推襟送抱  拼音:tuī jīn sòng bào
比喻推诚相见,倾吐真心实意。《南史。卷三一。张裕传》:「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也作「推衿送抱」。
《国语辞典》:包晶反应(包晶反应)  拼音:bāo jīng fǎn yìng
合金冷却时,一液相与一固相起作用,产生第二种固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在二元合金系中且为恒温反应。